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81.64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條例(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陸地區的「條例」是法律形式的一種,一般情況下是由國家行政機關在依法制定或批准有關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某些預計長期施行的原則性規定事項時發布的規範性文件。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1980)、〔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暫行條例〕(國務院1988年)。有時也用於規定某一機關、組織的宗旨、任務、機構設置、職責範圍等,如教育部、中國教育工會全國委員會於一九八五年發布的〔高等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暫行條例〕。條例的形式一般以單行法規為主,限於就特定範圍的社會關係作出法律規定。依據問題性質和管理權限,有國務院制定的條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暫行條例〕(1980年12月);有國務院各部...
教育條例(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條例是教育法規的形式之一。指由國家權力機關及行政機關所制定或認可的教育方面的規範性法律文件。一般用於規範某一特定教育組織的職責和權力範圍,或為管理某一特定教育方面的事務而制定的規則,亦即為調整特定教育活動中的關係所作出的規定。在大陸地區,有權制定和批准有關教育條例的國家機關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國務院、國務院各部委員會和地方國家行政機關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稱地球的表面。如:「土地」、「大地」、「高地」、「荒地」、「耕地」、「地盡其利」。
場所。如:「目的地」、「所在地」、「根據地」、「發祥地」。
區域。如:「本地」、「外地」、「臺灣各地」。
地位、位置。如:「設身處地」、「不留餘地」、「易地而處」。
本性、心思、意志的領域。如:「見地」、「心地」。
本質、底子。如:「質地」。
語助詞。置於副詞之後。同「的」。如:「慢慢地吃」、「好好地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出水面的平地。如:「大陸」、「陸地」。
大陸地區的簡稱。如:「陸委會」。
旱路。如:「水陸交通」。
姓。
「六」的大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小」相對。如:「大樹」、「大河」、「眼睛大」、「力氣大」、「雷聲大,雨點小。」
最年長、排行第一。如:「大伯」、「大姨」、「大哥」、「大姊」。
重要的、偉大的。如:「大志向」、「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表示尊敬之意。如:「久仰大名」、「拜讀大作」。
指時間上更前或更後,有強調的意味。如:「大前天」、「大後天」。
表示程度之深。如:「大紅大紫」、「大吃一驚」、「大快人心」、「天色大亮」、「大失所望」、「大逆不道」。
差不多。如:「大約」、「大略」、「大概」、「大體而言」。
大夫:醫生。如:「住院大夫」、「主治大夫」。
大王:A>古代對君王或諸侯的尊稱。B>俗稱盜匪的首領。如:「山大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樹的小枝。如:「柳條」、「藤條」。
狹長的東西。如:「布條」、「麵條」、「金條」、「線條」、「油條」。
款目、項目。如:「法條」、「條款」、「條例」。
次序、系統。如:「井井有條」。
量詞:A>計算條狀物的單位。如:「一條魚」、「兩條線」、「三條香菸」、「五條裙子」。B>計算文書分項的單位。如:「民法共有一二二五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別。如:「區分」、「區別」、「區隔」。
某個特定的地方。如:「區域」、「休息區」、「工業區」、「住宅區」、「風景區」、「加工出口區」。
行政區劃的地方自治單位。如:「士林區」、「大安區」、「苓雅區」、「安南區」。
區區:小、細微。如:「區區小數,不足掛齒。」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供說明某種現象或說法的事物。如:「舉例」、「例證」。
可供比照或依據的標準。如:「慣例」、「判例」、「史無前例」。
合乎某種條件的事物。如:「病例」、「案例」。
規則。如:「凡例」、「條例」。
按規定的。如:「例假日」、「例行公事」。
陸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湖泊、河川等的部分。
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某區域範圍。如:「東亞地區」、「陽明山地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