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0.58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武器名。長柄,頂端有直刃,兩旁各具橫刀,可直刺或橫擊的兵器。通「戟」。《左傳.隱公十一年》:「潁考叔挾輈以走,子都拔以逐之。」晉.杜預.注:「,戟也。」
3.姓。如春秋時衛國有子成。
刺。參見「手」條。
披荊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荊、,二種多刺的草木。披荊斬比喻克服種種困難。如:「他披荊斬,辛苦奮鬥,終於有了今日的成就。」也作「披荊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多刺的灌木。《三國演義》第三回:「滿地荊,黑暗之中,不見行路。」《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還虧得苗子的腳底板厚,不怕巉巖荊。」
2.比喻困難、紛亂。《後漢書.卷一七.馮異傳》:「為吾披荊,當關中。」《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吾披荊,共卿等取天下。」
3.比喻小人、讒賊。《楚辭.東方朔.七諫.怨思》:「行明白而曰黑兮,荊聚而成林。」《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思樹芳蘭,剪除荊。」
4.比喻憂思、詭計。唐.孟郊〈擇友〉詩:「面結口頭交,肚裡生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刺,拔時易傷手。比喻事情難處理。《老殘遊記》第七回:「若止一縣之事,缺分又苦,未免稍形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心極度哀悽的人。語出《詩經.檜風.素冠》:「庶見素冠兮,人欒欒兮。」後用為居父母喪者的自稱之詞。《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五回:「如果老頭子不死,他又何嘗有甚父喪大故,向人借錢?又何故好好的自稱人?」
銅駝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時索靖知天下將亂,指洛陽宮門的銅駝嘆曰:「就要看見你埋在荊裡。」典出《晉書.卷六○.索靖傳》。後用來形容國土淪喪後的殘破景象。《清史稿.卷五○○.遺逸傳.莊元辰傳》:「陛下試念兩都黍離麥秀之悲,則居處必不安;試念孝陵、長陵銅駝荊之慘,則對越必不安。」也作「荊銅駝」。
鉤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辭艱澀。《宋史.卷一五五.選舉志一》:「時進士益相習為奇僻,鉤章句,寖失渾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障礙、阻礙。《文選.左思.詠史詩八首之八》:「出門無通路,枳塞中塗。」《三國演義》第二回:「吾思枳叢中,非棲鸞鳳之所,不如殺督郵,棄官歸鄉,別圖遠大之計。」
荊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障礙重重,充滿困難。《掃迷帚》第一回:「一事不能做,寸步不能行,荊天地,生氣索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俗稱三刺鱟、中華鱟、中國鱟、小海鱟、東方鱟、日本鱟、馬蹄蟹、鋼盔魚、鴛鴦蟹、夫妻魚,英名King crab, Horseshoe crab, Tri-spine horseshoe crab。體長約可達60公分,頭胸甲略呈扁平的半圓形,與鐮蟲屬的三葉蟲頭部很像,前方中央有2個單眼,左右有大型的複眼,雄性的個體在前緣的左右兩邊各有1凹陷,雌蟹則無且體型較小。背上有三排,因而得名。腹甲背面不分節,表面長有許多小刺,左右兩側各有6根可動的刺,尾部呈劍狀,口邊長有一對鉗狀的附肢,稱為螯肢,用於協助攝食,口的周圍有5對附肢,雄鱟之第2及第3附肢特化成鉤狀,其餘呈鉗狀;雌鱟的第6對步腳有5個扁平構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