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7.819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此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除此以外。如:「此外不必多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這個。如:「彼此」、「顧此失彼」、「此時此刻」、「此物最相思」、「此曲只應天上有」。
這裡、這兒。如:「由此前進」、「到此為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屬於某範圍裡面的稱為「外」。與「內」相對。如:「此外」、「除外」、「外面」、「屋外」、「門外」、「戶外活動」。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界限,層次與層次之間是相互疊合,互相交叉的,隨著某一項需要的強度逐漸降低,另一項需要將逐漸上升。 此外,可能有些人的需要始終維持在較低的層次上,而沒有向上一層次發展的機會。各項需要的先後順序,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即使兩個行業相同的人,也並不見得有同樣需要,正所謂世界上沒有兩片同樣的葉子。層次理論最大的作用在於,它指出了每個人都有需要。身為主管人員,為了激勵下屬,必須要瞭解其下屬要滿足的是什麼需要。不論主管人員採取的是何種途徑,其措施總是以他對下屬的需要與滿足的假定為基礎。需求層次理論是解釋人格的重要理論,也是解釋動機的...
佛洛依德(Freud)的人格發展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這些階段的發展,才能發展出成熟的人格。但不幸地個體有時無法正常依循每一階段前進,而滯留於某一階段。此外,個體面對創傷或極具壓力的情境(例如手足誕生),將可能退化至較早期的階段。因此佛洛依德非常重視兒時經驗,他認為一個人的人格式在五歲時就已形成了。另外,因為佛洛依德的人格發展理論中,總離不開性的觀念,所以也被稱為性心理發展期(psychosexual stages),著重在追求本能滿足的歷程。在各發展階段中,身體上最易引起快感的部位不同,而佛洛依德就利用這些部位的名稱,來說明個體人格發展的歷程。 定義性心理發展又稱人格發...
咎由自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三國志.卷四○.蜀書.劉彭廖李劉魏楊傳》中,作者陳壽記敘了蜀國七位大將的生平事略。劉封,是劉備的養子,具有武藝,氣力過人,堪稱是一員猛將;然而因沒有出兵援救關羽,並且和孟達不和,使得孟達最後投奔魏國,他因此受到劉備的責怪;此外,諸葛亮也擔心他剛猛的個性,將來在改換政權後會很難制御,勸先主除之,終於導致劉備把他賜死。彭羕,劉備認為他足以和孔明、孝直等人並駕齊驅,但諸葛亮卻認為彭羕心大志廣,無法保國衛民,後來劉備就把他派離了京師,給予一個太守的職位;他對於這樣的遭遇感到不平,說了一句讓人引起誤會的話,就被關到獄中,最後被誅殺。廖立,諸葛亮將他與龐統相提並論,譽為楚之良才,可以輔助興盛國家大業;...
趾高氣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人敢進諫,只有我敢,這是一喜;再者,我的諫言又獲得採納,這是二喜;進諫後可使您免於過錯,這是三喜。此外,登徒不願護送象床,他允諾:我如果幫了他的忙,便送我寶劍一把作為答謝。」孟嘗君問他是否收到寶劍,他說還沒有。孟嘗君不但要他趕快去把寶劍收下,還在門板上寫下:「能使我揚名、阻止我犯錯,縱然私下收受寶物的人,都請快來進諫。」  除了《戰國策》之外,時間較早的《左傳》已有「舉趾高」的說法。《左傳.桓公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羅,鬥伯比送之。還,謂其御曰:『莫敖必敗。舉趾高,心不固矣。』」說的是:鬥伯比覺得莫敖走路時腳抬得很高,顯得很驕傲,必定會失敗。不過,在《戰國策》中,除了「舉足之高」的用法又接...
背道而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居易,字樂天,唐下邽人。文章精切,尤工詩,作品平易近人,老嫗能解,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唐憲宗元和年間,撰寫《策林》七十五篇,縱論天下大事,對社會政治各項重大問題提出治理方案。本篇是獻給當時宰相議論政事的奏狀,其中寫到:「自玄宗開元以來,宰相聽取人民心聲的德政已經漸漸衰微,很少人能夠做到。從德宗貞元之後,這項美德更是衰微,連知道的人都很少了。此外,行事和古代施政完全相反。例如:古時候的宰相言行舉止都正直不阿,以挽救危亡顛覆的局勢為己任,今日的宰相則是行事敏捷,言語謙恭,只求全身而退,遠離災禍。」後來「背道而馳」這句成語也許就是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彼此的目標或理想完全相反。
以德報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語》一書是由孔門弟子記錄而成,內容是孔子自述或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間相互問答的話。〈憲問〉篇中有一段論述謝恩報怨的方法。有人問孔子:用恩惠來回報仇恨,你覺得怎麼樣?孔子的回答是:如果用恩惠來回報仇恨,那用什麼來回報對我們有恩惠的人呢?不如用正直之道對待仇人,除非別人用恩惠待我,我才同樣的用恩惠回報他。此外,在《禮記.表記》中也記載了孔子曾經說過的話:「以德報德,則民有所勸;以怨報怨,則民有所懲。」及「以德報怨,則寬身之仁也;以怨報德,則刑戮之民也。」這些話也是在討論謝恩報怨的方法。「以德報怨」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於表示不記仇恨,反以恩德回報他人。
魏氏成人智力量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示總智商中通常顯示其折半信度高於.95,且語文智商與操作智商的信度通常介於.90到.95的範圍之間。此外WAIS-III與普通智力測驗分數一致性的高度相關。(註1.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魏氏成人智力量表第三版英文關鍵字: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WAIS-III 參考資料註1. 郭生玉(2010,三版)。教育測驗與評量(頁490~491)。臺北市:精華書局。註2.王文中、陳承德(譯)(2009,初版)。心理測驗(頁327~331)。臺北市:雙葉書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