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739.5306 ms
共 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比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按照已有的格式或事例辦理。如:「比照辦理」。清.崑岡《大清會典事例.卷五六七.兵部.保舉》:「應比照捐班註銷之例,准其將保案註銷。」
2.比較對照。《宋史.卷一五七.選舉志三》:「命州郡守倅結罪保明,比照字跡無偽,方許簾引注籍。」
|
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依照、仿照。[例]比照
|
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比擬、依據。如:「仿照」、「照貓畫虎」、「比照辦理」、「照本宣科」。
|
每況愈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3 相關詞3.1 相似詞3.2 相反詞4 造句 出處《莊子.知北游》: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也,每下愈況。1《宋˙洪邁˙容齋續筆˙卷八˙蓍龜卜筮》:人人自以為君平,家家自以為季主,每況愈下,由是藉手于達官要人,舟車交錯於道路。21"每下愈況"在《莊子》原文中,含有由比照而顯明的意思。愈:更加。況:由對照而顯明 。2指情況愈來愈壞。此後每況愈下多為此意思。 故事《莊子.知北游》戰國的東郭子向莊子請教。東郭子問莊子:「你所說的道,到底在哪裏呢?」莊子說:「無所不在。」東郭子請莊子說得具體一點,莊子就舉例說螞蟻...
|
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比照。如:「准前例科罪。」
|
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照、相比。《荀子.不苟》:「言已之光美,擬於舜禹,參於天地,非夸誕也。」南朝梁.沈約〈長安有狹斜行〉:「咸陽不足稱,臨淄孰能擬。」
|
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依照、比照。多用於文書中。如:「準用」。也作「准」。
|
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比照檢查。如:「校對」、「對指紋」、「對身分證」。
|
分道揚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洛陽市長怎麼可以這樣和我對抗呢?」元志反駁說:「我是國都所在的洛陽市長,洛陽城裡每個人都歸我管,哪有比照其他地方官,讓中央官員先走的道理?」孝文帝聽了很無奈,也不去評斷誰是誰非,就笑著說:「好啦!好啦!你們別吵!洛陽是我的地方,我說了就算,把路分成兩半,你們兩人以後各走各的就好啦!」元志和李彪兩人聽到皇上這麼說後,就拿著尺到外面,量了道路的寬度,然後分成兩半,各走自己的那一半。後來「分道揚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人依其志向,各奔前程。
|
上下其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清史稿.卷二八八.張廷玉列傳》:「刑部引律例,往往刪截,但用數語,即承以所斷罪;甚有求其彷彿,比照定議者:高下其手,率由此起。」 參考詞語︰移手上下注音︰|ˊ ㄕㄡˇ ㄕㄤˋ ㄒ|ㄚˋ漢語拼音︰yí shǒu shàng xià釋義︰猶「上下其手」。見「上下其手」條。
01.明.瞿式耜〈顯考府君行狀〉:「當新舊交乘之會,更文移舞弄之秋,易嚮東西,移手上下,一切已行規制,束之高閣。」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