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1.3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溷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汙濁。《楚辭.屈原.離騷》:「世溷濁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宋.蘇軾〈祭歐陽文忠公文〉:「豈厭世溷濁,絜身而逝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骯髒、不清潔。與「清」相對。如:「汙濁」、「混濁」。
形容聲音低沉粗重。如:「濁聲濁氣」、「聲音重濁」。
昏亂、混亂。如:「濁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混亂。《楚辭.屈原.離騷》:「世溷濁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汙濁不清。《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文選.班固.典引》:「五德初始,同於草昧玄混之中。」唐.李善.注:「混猶溷濁。」
空穴來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聞乎?」宋玉對曰:「夫庶人之風,塕然起於窮巷之間,堀堁揚塵。勃鬱煩冤,衝孔襲門。動沙堁,吹死灰。駭溷濁,揚腐餘。邪薄入甕牖,至於室廬。故其風中人狀,直憝溷鬱邑,毆溫致濕。中心慘怛,生病造熱。中脣為胗,得目為蔑。啗齰嗽獲,死生不卒。此所謂庶人之雌風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莊子》逸文。 (2) 枳句:枳樹的枝椏彎曲。枳,音ㄓˇ,莖上有刺的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句,音ㄍㄡ,屈曲、彎曲。 (3) 來:招致。 (4) 殊:不同。〔參考資料〕 《莊子》逸文(據《太平御覽.卷九五六.木部五.桐》引)空門來風,桐乳致巢。
瓦釜雷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陶製的鍋具中發出如雷的巨響。語出《楚辭.屈原.卜居》:「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吁嗟默默兮,誰知吾之廉貞!」比喻平庸無才德的人卻居於顯赫的高位。宋.黃庭堅〈再次韻兼簡履中南玉〉詩三首之三:「經術貂蟬續狗尾,文章瓦釜作雷鳴。」也作「瓦釜之鳴」、「雷鳴瓦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興起。《文選.宋玉.風賦》:「動沙堁,吹死灰,駭溷濁,揚腐餘。」《文選.陸機.辯亡論上》:「於是群雄蜂駭,義兵四合。」
黃鐘毀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楚.屈原〈卜居〉(據《楚辭.卷六》引)世溷濁1>而不清,蟬翼2>為重,千鈞3>為輕;黃鐘4>毀棄,瓦釜雷鳴5>;讒人6>高張,賢士無名7>。吁嗟默默兮,誰知吾之兼貞? 〔注解〕 (1) 溷濁:汙濁。溷,音ㄏㄨㄣˋ。 (2) 蟬翼:蟬的翅膀。常用以比喻極輕極薄之物。 (3) 千鈞:形容非常重。鈞,古時秤量的單位,一鈞等於三十斤。 (4) 黃鐘:樂器名。器大聲宏,具有校正音律之效。 (5) 瓦釜雷鳴:比喻平庸無才德的人卻居於顯赫的高位。見「瓦釜雷鳴」 (6) 讒人:以言語毀善害能的人。 (7) 無名:沒有名聲。
瓦缶雷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瓦釜雷鳴」之典源,提供參考。 戰國楚.屈原〈卜居〉(據《楚辭.卷六》引)世溷濁1>而不清,蟬翼2>為重,千鈞3>為輕,黃鐘毀棄4>,瓦釜5>雷鳴;讒人6>高張,賢士無名7>。吁嗟默默兮,誰知吾之廉貞? 〔注解〕 (1) 溷濁:汙濁。溷,音ㄏㄨㄣˋ。 (2) 蟬翼:蟬的翅膀。常用以比喻極輕極薄之物。 (3) 千鈞:形容非常重。鈞,古時秤量的單位,一鈞等於三十斤。 (4) 黃鐘毀棄:比喻賢才不被重用。見「黃鐘毀棄」 (5) 瓦釜:陶製的鍋具。 (6) 讒人:以言語毀善害能的人。 (7) 無名:沒有名聲。
瓦釜鳴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瓦釜雷鳴」之典源,提供參考。 戰國楚.屈原〈卜居〉(據《楚辭.卷六》引)世溷濁1>而不清,蟬翼2>為重,千鈞3>為輕,黃鐘毀棄4>,瓦釜5>雷鳴;讒人6>高張,賢士無名7>。吁嗟默默兮,誰知吾之廉貞? 〔注解〕 (1) 溷濁:汙濁。溷,音ㄏㄨㄣˋ。 (2) 蟬翼:蟬的翅膀。常用以比喻極輕極薄之物。 (3) 千鈞:形容非常重。鈞,古時秤量的單位,一鈞等於三十斤。 (4) 黃鐘毀棄:比喻賢才不被重用。見「黃鐘毀棄」 (5) 瓦釜:陶製的鍋具。 (6) 讒人:以言語毀善害能的人。 (7) 無名:沒有名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