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5.50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無所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上指修行者證得空性時,心中沒有自己證得什麼的心念。《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
無所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什麼也沒有得到。五代漢.王定保《唐摭言.卷八.通榜》:「因命搜壽兒懷袖,一無所得,顥不得已遂躬自操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獲取。如:「取得」、「得到」、「得志」、「得勢」。
適切、合宜。如:「得體」、「得當」。
滿意。如:「得意」、「洋洋自得」。
可以。如:「得過且過」、「不得高聲喧譁」、「得饒人處且饒人」。
夠了。多用於談話時表示反對、禁止。如:「得了,別再鬧了!」
置於動詞或形容詞後面,表示程度。如:「飛得高」、「樂得很」。
應該、必須。如:「這件事總得讓大家知道。」、「時間不早了,我得走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如:「無用」、「無情」、「無辜」、「無中生有」、「無風不起浪」、「無事不登三寶殿」。
不。如:「無記名投票」。
不論。如:「無論」、「事無大小」。
南無:佛教用語,合掌稽首,禮敬的意思。如:「南無阿彌陀佛」。(音讀為ㄋㄚˊㄇㄛ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方、位置。如:「處所」、「場所」、「適得其所」。
機關、單位。如:「診所」、「派出所」、「鎮公所」、「研究所」。
語助詞:A>表示動作的意向。如:「所向無敵」、「據我所知」。B>與「為」、「被」合用,表示被動。如:「他的作品被大家所喜愛。」
指示代名詞。如:「所見所聞」、「所作所為」。
量詞。用於計算機關、單位或建築物的單位。如:「一所房子」、「三所學校」、「一所醫院」。
所以:A>因此,表示結果。如:「因為媽媽愛你,所以才管你。」B>為何、為什麼,表示原因。如:「這就是我所以要轉學的原因。」
所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所得到的。《左傳.襄公十九年》:「取其所得,以作彞器。」晉.陸機〈弔魏武帝文序〉:「吾歷官所得綬,皆著藏中,吾餘裘可別為一藏。」
2.特指資財收入。如:「月所得」、「營利所得」。《漢書.卷九一.貨殖傳.程鄭》:「擅鹽井之利,期年所得自倍,遂殖其貨。」
同流合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世浮沉。語本《孟子.盡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汙世。」後多指跟壞人一起做壞事。《三俠五義》第一一二回:「那一派的驕侈倨傲,同流合汙,已然習慣成性。」
堅壁清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堅守壁壘,使敵人無法攻進陣地;清除郊野的糧食房舍,使敵人因缺糧無遮蔽而無法久戰。是一種作戰策略,使敵人即使在攻下據點之後,也毫無物資、設施可用。《晉書.卷一○四.石勒載記上》:「勒所過路次,皆堅壁清野,採掠無所獲,軍中大飢,士眾相食。」《明史.卷一六四.范濟傳》:「毋貪小利,毋輕遠求,堅壁清野,使無所得。」
巧取豪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巧妙的手段騙取,或倚仗權勢強行奪取。多用以形容不擇手段的奪取權、財。如:「在法治社會中,不允許有巧取豪奪的情況發生。」也作「巧偷豪奪」。
虛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謙退容物,心不自滿。《莊子.漁父》:「無所得聞至教,敢不虛心。」《老殘遊記》第二○回:「你這位先生頗虛心,我對你講,眼前路都是從過去的路生出來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