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7.20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犯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錯事。如:「一定要好好規勸他,以免日後再犯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誤、不對的。如:「錯字」、「錯誤」、「改錯」。
壞的。如:「他們的交情不錯。」
雜亂。如:「錯亂」、「錯落其間」。
相互交雜。如:「交錯」、「盤根錯節」。
失去。如:「錯過機會」。
磨刀石。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違法有罪的人。如:「嫌犯」、「犯人」、「罪犯」。
侵擾、侵害。如:「冒犯」、「侵犯」。
違背、牴觸。如:「犯罪」、「犯法」、「犯規」、「犯上」、「眾怒難犯」。
發作。如:「胃病又犯了」、「老毛病又犯了!」
值得。如:「犯不上」、「犯不著」。
犯難:不怕危險而勇往直前。如:「戰士們為了保衛國家,都具備有冒險犯難的精神。」
亡羊補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丟失了羊,就趕快修補羊圈,還不算晚。語本《戰國策.楚策四》:「臣聞鄙語曰:『見兔而顧犬,未為晚矣;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比喻犯錯後及時更正,尚能補救。宋.陸游〈秋興〉詩五首之三:「懲羹吹齏豈其非,亡羊補牢理所宜。」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一二.徐州》:「要之是舉必當亟行。若遇有事更張,不免亡羊補牢矣。」
冥頑不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執迷不悟,頑固不化辨似: 「冥頑不靈」及「執迷不悟」都有頑固,不知醒悟的意思。 「冥頑不靈」側重愚昧不開竅;「執迷不悟」側重堅持錯誤觀念。 冥頑不靈 執迷不悟 辨似例句 ○ ㄨ 無論如何~的人,也會因為別人為他無盡的付出而感動。 ㄨ ○ 犯錯是常見的,但如犯了錯還~,那就無藥可救了。
屢試不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神清氣爽﹑秋高氣爽﹑人逢喜事精神爽。2. 豪邁﹑不拘小節的。如:豪爽﹑直爽。3. 明亮。4. 犯錯﹑違失。如:屢試不爽。詩經˙鄘風˙氓:女也不爽,士貳其行。5. 失﹑違反。如:爽約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無>> 相反詞 <<無>> 5.例句 這個方法十分有效,屢試不爽。
文過飾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縱過飾非注音︰ㄗㄨㄥˋ ㄍㄨㄛˋ ㄕˋ ㄈㄟ漢語拼音︰zòng guò shì fēi釋義︰放任自己犯錯,並掩飾過失。見「文過飾非」條。 01.漢.王充《論衡.寒溫篇》:「父子相怒,夫妻相督,若當怒反喜,縱過飾非,一室之中,宜有寒溫。」 參考詞語︰飾非文過注音︰ㄕˋ ㄈㄟ ㄨㄣˋ ㄍㄨㄛˋ漢語拼音︰shì fēi wèn guò釋義︰猶「文過飾非」。見「文過飾非」條。 01.《三國志.卷二八.魏書.王母兵諸葛鄧鍾傳.鍾會》引三國魏.鍾會〈母夫人張氏傳〉:「孫氏辨博有智巧,言足以飾非文過,然竟不能傷也。」 02.唐.劉知幾《史通.卷七.曲筆》:「其有舞詞弄札,飾非文過,若王隱、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
趾高氣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君問他是否收到寶劍,他說還沒有。孟嘗君不但要他趕快去把寶劍收下,還在門板上寫下:「能使我揚名、阻止我犯錯,縱然私下收受寶物的人,都請快來進諫。」  除了《戰國策》之外,時間較早的《左傳》已有「舉趾高」的說法。《左傳.桓公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羅,鬥伯比送之。還,謂其御曰:『莫敖必敗。舉趾高,心不固矣。』」說的是:鬥伯比覺得莫敖走路時腳抬得很高,顯得很驕傲,必定會失敗。不過,在《戰國策》中,除了「舉足之高」的用法又接以「志之揚」,語義較完整。後來「趾高氣揚」這個成語應該就是從《戰國策》演變而出,用於形容人驕傲自滿、得意忘形。
集思廣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諸葛亮是三國時蜀國的軍師,他在教導屬下為官之道時說:「參與政事時,要結合眾人的智慧,廣泛吸收有益的意見。如果怕得罪別人而不敢提出不同的意見,工作就會有所損失。能夠反覆討論而得出合適的結論,這過程就像丟掉不好的東西而尋得寶物一樣。雖然人常常不能暢所欲言,但像徐元直就不會如此,而董和也是這樣,參與政事七年,只要有不完美的地方,必定親自給予意見,來回十次都不厭煩。如果你們能有徐元直的十分之一,又有董和的勤勞,對國家盡心盡力,那我犯錯的機會也會少了許多。」後來,「集思廣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集結眾人的智慧,廣泛吸收有益的意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