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5.39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猶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遲疑不決。《楚辭.屈原.離騷》:「心猶豫而狐疑兮,欲自適而不可。」《紅樓夢》第五回:「正在猶豫之間,忽見警幻從後追來,告道:『快休前進,作速回頭要緊。』」因猶豫為雙聲字,以聲取義而無本字,故也作「由豫」、「游預」、「游豫」、「猶夷」、「猶與」。
猶豫不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遲疑不定,無法拿定主意。《晉書.卷五七.趙誘傳》:「隆猶豫不決,遂為其下所害。」《紅樓夢》第二四回:「只是還怕他一時醉中慷慨,到明日加倍的要起來,便怎處?心內猶豫不決。」也作「猶豫未決」。
毫不猶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機立斷,一點也不遲疑。如:「遇見車禍,有人受傷,應毫不猶豫地打電話報警,並協助救援。」
猶豫未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遲疑、拿不定主意。《舊唐書.卷五七.裴寂傳》:「高祖將先定京師,議者恐通為後患,猶豫未決。」《三國演義》第一六回:「陳珪又說呂布,使解韓胤赴許都。布猶豫未決。」也作「猶豫不決」。
猶豫多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遲疑不決。《幼學瓊林.卷四.鳥獸類》:「猶豫多疑,喻人之不決。狼狽相倚,比人之顛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豫:遲疑不決的樣子。如:「他猶豫了很久,還是沒有決定要不要去參加他們的婚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遲疑不決。如:「猶豫」。《老子》第一五章:「豫焉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
躊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猶豫不決。唐.白居易〈長恨歌〉:「天旋地轉迴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文明小史》第一一回:「躊躇了半天,終究委決不下。」
優柔寡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事猶豫不決,不能當機立斷。《官場現形記》第一二回:「這位胡統領最是膽小,凡百事情,優柔寡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豫不決。通「徘」。參見「裴回」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