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1.82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異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國、他國。《左傳.莊公二十二年》:「此其代陳有國乎?不在此,其在異國。」唐.韋莊〈遣興〉詩:「異國清明節,空江寂寞春。」
異國情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同於本國文化或風土人情的特殊外國情趣。如西洋文藝而以東方故事為題材的,可稱為富有異國情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奇怪、特別的。如:「異人」、「異事」、「異樣」、「標新立異」、「奇裝異服」、「心知有異」。
感到奇怪、驚訝。如:「訝異」。
不同的、另外的。如:「異心」、「異端」、「異己」、「異性」、「異地」、「異日」。
分開。如:「夫妻離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土地、人民、主權、政府的團體。如:「國家」、「美國」、「國際」、「中華民國」。
屬於本國的。如:「國人」、「國貨」、「國土」、「國歌」、「國民道德」。
代表國家的。如:「國花」、「國旗」、「國歌」。
地區。如:「水鄉澤國」。
古代諸侯的封地。如:「魯國」、「齊國」。
裹足不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
對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陸紹珩《醉古堂掃劍》:「人對之常熱,我對之心冷。」  2. 余光中《逍遙遊‧四月,在古戰場》:「在異國,冷眼看熱花。」 單句對凡在語文中,上下兩句,字數相等、詞性相同、平仄相對,便叫單句對,又稱單對。例如:1. 唐‧王之渙<登鶴卻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2. 孫文<黃花崗烈士事略序>:「草木為之含悲,風雲因而變色。」 隔句對凡在語文中,第一句對第三句,第二句對第四句,叫做隔句對,又稱扇對。如:1.于右任<題中央圖書館>:「文化五千年,會群流而歸大海;圖史十萬冊,開寶藏以利後人。」2. 宋‧吳均<與宋元思書>:...
余光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入的資訊,不經篩選消化就全盤接受,音樂這個領域也是如此。余光中在美國的期間,正逢搖滾樂流行之時。這種異國詩樂,有別於他所堅持的中國傳統詩文之美,是一種嶄新的體驗:「這次來美,發現還有一項同好:搖滾樂。看到異國披髮朗吟的詩人,一揮手,一投足,一啟唇之間,欣然而聆者數以萬計,乃感到自己的現代詩太冷,太窄,太迂緩了。」(余光中,1972:166)對詩創作的新感受,反映在余氏1974年出版的詩集《白玉苦瓜》之中。同年,民歌手楊弦將余光中的詩作〈鄉愁四韻〉譜...
家政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2選購及製作衛生、安全、營養且符合環保的餐點。1-4-3表現良好的飲食行為。1-4-4瞭解並接納異國的飲食文化。 (2)衣著2-1-1關心自己的衣著。2-1-2願意分享自己所喜歡的服飾用品。2-2-1認識常見的織品。2-2-2認識衣著對個人的重要性。2-2-3瞭解自己的穿著習慣與喜好。2-2-4養成收拾衣物的習慣。2-3-1瞭解織品與生活的關係。2-3-2瞭解穿著與人際溝通的關係。2-3-3表現合宜的穿著。2-3-4運用基本手縫技巧,製作簡易生活用品。2-3-5瞭解衣物管理的重要性。2-4-1瞭解織品的基本構成與特性...
芭蕾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歐洲古典舞劇的統稱。芭蕾為英語ballet的音譯。起源於十五世紀義大利宮廷,為一種典雅帶有戲劇性的舞蹈。有一套完整的訓練方式,強調足尖舞蹈技巧,並以動作表現多種感情。舞者必須保持高度平衡及輕盈,展現高尚文雅的儀態。各國的芭蕾均有獨特風格,如美國芭蕾舞節奏明快、富活力,英國芭蕾舞典雅,俄國的芭蕾舞有力而華麗。芭蕾舞的主題初為具道德或政治意識的神話戲劇,十九世紀漸轉向逃避現實、追求異國情調。現今的芭蕾舞劇,多已非戲劇性的表演,僅是表現一段音樂或某一動作發展出來的舞蹈,強調心境與感受的表達,也反映生活緊張的壓迫感。
培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思想主要特色2 思想的重點3 教育的主張4 資料來源 思想主要特色(一) 破除「偶像」(idols):1. 種族的偶像【人人皆有的錯誤】(1) 來自於人性本身、感官的極限→破除自我中心觀點,避免主觀,人不能完全依靠經驗,還需要理性。(2) 例:認為自己的文化是最好的,而否定異國文化。2. 洞穴的偶像【個人專有的錯誤】(1) 來自於個人的成長背景、環境、經驗……等等→破除淺見,重視整體。(2) 例:井底之蛙,以為看見的天空就是全世界。3. 市場的偶像【人與人溝通後產生的錯誤】(1) 來自於社會習俗、文字、語言……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