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發落     
瀏覽人次:2161 收藏人次:249117
1.對付、打發。《水滸傳》第六一回:「路上便有些個草寇出來,小人也敢發落的三五十個開去。」
2.處理、處置。《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明日分付臨安府,量輕發落。」元.關漢卿《謝天香》第一折:「今日升堂坐起早衙,張千,有該僉押的文書將來我發落。」
3.責備、數落。《紅樓夢》第三○回:「太太要打罵,只管發落。」《官場現形記》第五回:「藩臺正想當著眾人,發落他兄弟兩句,好光光自己的臉。」
4.命令。《水滸傳》第三九回:「卻纔知府當廳發落,叫多帶從人。」《水滸傳》第三九回:「便發落戴宗:『你不揀怎的,只與我拿得來,在此專等!』」
5.發洩。《初刻拍案驚奇》卷一○:「發落已畢,只得蕭蕭條條,仍舊去處館。」
從輕發落     
瀏覽人次:3428 收藏人次:487118
依照較輕微的罰則處理。多含有稍加警惕,希其改過的意思。如:「念在他年幼無知,姑且從輕發落。」《水滸後傳》第一四回:「幸得宿太尉情面說救,故得從輕發落,刺配沙門島。」
聽候發落     
瀏覽人次:736 收藏人次:0
等候處置。《三國演義》第六九回:「操傳令教將耿、韋二人,及五家宗族老小,皆斬於市,並將在朝大小百官,盡行拿解鄴郡,聽候發落。」《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九:「只求發在尼庵,聽候發落為便。」
從寬發落     
瀏覽人次:410 收藏人次:109283
依照較寬鬆的罰則處理。多含有稍加警惕,希其改過的意思。《隋唐演義》第一四回:「蔡公先問羅公起居,然後說到:『就是仁壽二年皂角林那樁事,我也從寬發落。』」
    
瀏覽人次:32049 收藏人次:3561160
掉下、降下。如:「落花」、「落葉」、「落下」、「落幕」、「降落傘」。
脫漏。如:「脫落」、「遺落」。
停留的地方。如:「下落」、「段落」。
人類聚居的地方。如:「部落」、「村落」。
題、書。如:「落款」。
落落:A>坦白率真的樣子。如:「落落大方」。B>跟別人不相合的樣子。如:「落落寡合」。
稀疏、冷清。如:「疏落」、「冷落」。
降低。如:「落價」、「水落石出」。
得到。如:「她太愛管閒事,結果落得裡外不是人。」
量詞。用於計算成堆成疊物品的單位。如:「一落書」、「兩落碗」。
曲調名稱。如:「蓮花落」。
遺漏、忘記。如:「丟三落四」。
跟不上、掉在後面。如:「落在外頭」。
    
瀏覽人次:20013 收藏人次:4787160
送出、付出。如:「發放」、「收發」、「發行」、「發給」、「發信」、「發電報」、「發薪水」。
生長、產生。如:「發電」、「發芽」、「發音」、「味道發酸」。
射擊。如:「發射」、「發箭」、「發炮」、「彈無虛發」。
起程。如:「出發」、「朝發夕至」。
開始、引起。如:「發動」、「發起」、「發端」。
宣布、散布。如:「發布」、「發言」、「發表」、「發散」、「發放」。
開展。如:「發展」、「發揮」、「發達」、「發揚光大」。
使出現。如:「發現」、「發掘」。
量詞:A>計算槍、炮、子彈等數量的單位。如:「手槍裡還剩下四發子彈。」B>計算槍、炮、子彈發射數量的單位。如:「射炮十二發」。
絕無僅有     
瀏覽人次:12837 收藏人次:614989
「絕無僅有」意思是只此一個,絕無其他。宋代文人蘇軾曾上書給神宗皇帝,陳述自己的意見,希望神宗能廣結人心、固守法紀。文章一開始先說自己日前因上書表達買燈一事的意見,而冒犯皇上,自知罪不可赦,在家聽候發落。原本以為會被處以極刑,沒想到事情就此平息。因此非常感激皇上的恩德與善解,了解皇上是個願意改過、從善如流的人,這種美德是堯舜禹湯等古代聖王所力行不輟的,秦漢以降任何皇帝都無法做到,因此皇上可說是千年來唯一能追隨古代聖王的賢君,是絕無僅有的。後來「絕無僅有」這句成語,用來形容極為稀少。
忘恩負義     
瀏覽人次:10808 收藏人次:682459
逮捕入獄,並判他死刑。行刑後,絮舜的家屬上告張敞審判不公,以小罪妄殺人命。一向欣賞張敞的宣帝將他從輕發落,免去官職,貶為庶人。幾個月後,京師的治安又再度變壞,冀州也有盜賊為亂。宣帝想起張敞在任時的功績,又派使者去接他進宮。張敞在前去的車上,寫下自己對絮舜之事的看法,準備呈給皇帝看。說自己一直待絮舜不薄,卻在他處境危險之時,怠忽職守,還說他是「五日京兆」,簡直是「背恩忘義」,傷風敗俗,罪無可逭。「背恩忘義」即是指背棄別人曾給予的恩惠,忘記道義。後來「忘恩負義」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受人恩惠而不知報答,反而做出對不起恩人的事情。
依樣畫葫蘆     
瀏覽人次:9981 收藏人次:666025
01.《冷眼觀.第三回》:「每到坐堂的時候,那位稿門送了卷宗並點名單上去,直捷把此案要如何責押、如何發落說出來,要求那代理的官,照樣葫蘆,替他行事。」 參考詞語︰葫蘆依樣注音︰ㄏㄨˊ ㄌㄨˊ | |ㄤˋ漢語拼音︰hú lú yī yàng釋義︰猶「依樣畫葫蘆」。見「依樣畫葫蘆」條。
01.《二十年目睹之怪狀.第五四回》:「富貴浮雲成一夢,葫蘆依樣祇三年。」
02.清.周亮工《書影.卷三》:「而或割裂全篇,換易字句,依稀影響,遂稱己作,工者不免優孟抵掌之誚,拙者至有葫蘆依樣之譏。」
正中下懷     
瀏覽人次:9350 收藏人次:1050551
※《水滸傳.第六三回》王太守是個善懦之人,聽得說了這話,便稟梁中書道:「梁山泊這一夥,朝廷幾次尚且收捕他不得,何況我這里孤城小處。倘若這亡命之徒,引兵到來,朝廷救兵不迭,那時悔之晚矣!若論小官愚意,且姑存此二人性命。」……梁中書聽了道:「知府言之極當。」先喚押牢節級蔡福發放道:「這兩個賊徒,非同小可。你若是拘束得緊,誠恐喪命。若教你寬鬆,又怕他走了。你弟兄兩個,早早晚晚,可緊可慢,在意堅固管候發落,休得時刻怠慢。」蔡福聽了,心中暗喜。如此發放1>,正中2>下懷。領了鈞旨,自去牢中安慰他兩個,不在話下。 〔注解〕
(1) 發放:處分發落
(2) 中:音ㄓㄨㄥˋ,符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