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9.03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白話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口語為基礎的書面語言,相對於文言文而言。在五四運動被大力提倡之前所留下的主要文獻,包括東漢佛經、唐宋語錄、宋代話本、明清小說等。迄今已成為最普遍使用的文體。也稱為「語體文」。
白話文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張用白話寫作的文學運動。由胡適於民國六年發表文學改良芻議,首先提出相關理論。
白話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白話文體創作的各類文學作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素淨,如雪、牛奶的顏色。如:「白雪」、「乳白」、「白報紙」、「白色的花」。
清楚、明白。如:「真相大白」、「含冤莫白」。
日間、光明。如:「白天」、「白晝」、「東方發白」、「月白風清」。
淺顯的。如:「白話」、「淺白」。
空無所有。如:「交白卷」、「白手起家」。
徒然。如:「白搭」、「白說」、「白跑一趟」、「白忙一場」、「白白的浪費這多人力,真可惜!」
坦率。如:「只要你坦白說出真相,我不會怪你的。」
戲劇中的對話。如:「對白」、「道白」、「旁白」。
不付出代價而得到的。如:「白吃白喝」、「白看了一場電影。」
表明、陳述。如:「自白」、「告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集合文字所成的辭章。如:「文辭」、「古文」、「散文」、「白話文」、「文不對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語。如:「說話」、「傳話」、「正經話」、「話中有話」。
談論、敘說。如:「話別」、「話舊」、「閒話家常」。
話梅:用梅子醃製的一種乾而味酸帶鹹的零食。或稱為「酸梅」。
白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現代漢語的口頭語言。相對於文言而言。[例]白話文、白話小說
話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己或他人所經歷的事情、故事。《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一出》:「似恁唱說諸宮調,何如把此話文敷演。」《二刻拍案驚奇》卷四:「這段話文乃是四川新都縣有一鄉宦,姓楊,是本朝科甲。」也作「話本」。
史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中華書局發行的《史記》,分簡體和繁體版本,也有帶“三家注”的版本,其再版的版本是當今最好的版本。白話文則有韓兆琦譯注的《新白話史記》(簡化字本由中華書局出版,正體字本由台北三民書局出版),張烈等人譯注的《史記》(簡化字本由貴州古籍出版社出版,正體字本由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出版)。其他工具書則有哈佛燕京社編《史記及注釋綜合引得》、黃福鑾編《史記索引》、李曉光、李波編《史記索引》、鍾華編《史記人名索引》、段書安編《史記三家注引書索引》、倉修良主編《史記辭典》等。現羅列歷代重要善本如下。 南宋黃善夫刻本(簡稱「黃善夫本」) ...
發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軔,支住車輪不使轉動的木頭。發軔指拿掉支住車輪的木頭,使車子開始行動。比喻新事物或新局面的開始。[例]白話文運動發軔於胡適先生〈文學改良芻議〉一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