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0.68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百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概稱多數人家。如:「百家姓」。
2.各種流派。《荀子.解蔽》:「今諸侯異政,百家異說,則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亂。」《文選.夏侯湛.東方朔書贊》:「陰陽圖緯之學,百家眾流之論。」
百家爭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戰國時代,社會產生大變革,各種不同思想流派、著作學說,相繼出現。如九流十家,相互論戰,學術上蔚為繁榮,後世稱為「百家爭鳴」。如:「戰國時代,百家爭鳴,是中國學術史上的重要時期。」
罷黜百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罷黜百家」是指漢武帝時將非屬儒家的博士官一律罷黜,僅置五經博士而言。漢初的博士官包括各家各派的學者;文帝時,魯地人士公孫臣因擅長「五德終始」學說而擔任博士,賈誼以兼通諸子學術而被召為博士;景帝時,晁錯以長於申商刑名之學而被任命為博士。到了漢武帝建元元年(西元前140),董仲舒在賢良對策中指出,當時社會上學術思想紛歧,造成法制難以統一,人民缺乏明確的價值觀,因而主張要統一學術,建議凡是不屬於六經或孔子思想的學說都要加以限制。到了建九五年(西元前136),武帝正式下詔「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博士官專置五經博士,其他均一律廢除;從此儒家遂成為漢代的官方學術,居於我國學術思想的主流逾兩千年。
諸子百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春秋戰國時代出現的各家學說。《三國演義》第八六回:「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三教九流,諸子百家,無所不通。」《醒世恆言.卷三五.徐老僕義憤成家》:「自幼聰明好學,該博三教九流,貫串諸子百家。」也作「百家諸子」。
百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舊時童蒙課讀之書,不著作者姓名。用姓氏編成韻文,每句四字,以便誦讀,始趙而終司空。收單姓四百零八,複姓三十。見宋.王明清《玉照新志》卷三。
百家齊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指各種言論思想的蓬勃展現。如:「學術若要進步就是需要百家齊鳴,互相切磋。」
百家之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流派的言論、說法。《文選.賈誼.過秦論》:「於是廢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文選.東方朔.答客難》:「慕聖人之義,諷誦詩書百家之言。」
九流百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種學術派別。唐.韓愈〈毛穎傳〉:「陰陽、卜筮、占相、醫方、族氏、山經、地志、字書、圖畫九流百家天人之書,及至浮圖、老子、外國之說,皆所詳悉。」
經史百家雜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曾國藩編,二十六卷。與姚鼐的《古文辭類纂》同為著名的古文選本。選材範圍較廣,雜取經史百家,分十一類。
百家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百家姓〕為以姓氏編成的蒙學教材,作者不詳。然以「趙錢孫李」為首句,應是宋朝人所撰;宋人王明清〔玉照新志〕云:「似是兩浙錢氏有國時小民所著。何則?其首云『趙錢孫李』,蓋錢氏奉正朔,趙乃本朝國姓,故錢次之;孫乃忠懿王(錢俶)之正妃;又其次則江南李氏。次句云『周吳鄭王』,皆武肅而下后妃,無可疑者。」說明其原由。〔百家姓〕通行本有四百七十二字,其中單姓四百零八,複姓三十。其後又有各種改編本及仿本,甚至於有〔女真百家姓〕、〔蒙古字母百家姓〕的出現,不過仍以舊本自宋、元以來流傳於民間,通行最久遠。由於該書除了最後一句「百家姓終」以外,皆是由四字一句、二字成對偶的無相關文字所組成,然字字皆是一單姓或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