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1.15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益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1)漢置州,即今四川省等地,北周時廢。(2)漢置郡,治滇池,在今四川省晉寧縣東,蜀漢改為建寧郡。(3)晉置郡,治建信縣,在今雲南省昆明縣西北。
益州名畫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北宋黃休復撰,三卷。品評唐乾元初至北宋乾德年間,五十八位蜀中畫家之畫作。分逸、神、妙、能四格,並為每人各立小傳。也稱為「成都名畫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政區域劃分的單位。如:「揚州」、「加州」、「佛羅里達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增加、助長。如:「增益」、「添益」、「益智」、「進益」、「延年益壽」。
好的、有利的。如:「益蟲」、「益處」、「良師益友」、「益於健康」。
好處、幫助。如:「獲益」、「利益」、「開卷有益」。
更加。如:「益發」、「精益求精」、「多多益善」、「日益猖獗」、「經過苦練,他的技藝益形精進。」
妄自菲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諸葛亮,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人足智多謀,忠心耿耿。曾敗曹操於赤壁,佐劉備定益州,使蜀與魏、吳成鼎足之勢。劉備討伐孫吳,兵敗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他便輔助後主劉禪,立志光復中原。曾上奏章(《文選》稱為〈出師表〉)予後主說:「在國家危急存亡的關頭,還有侍衛的大臣和忠勇的將士肯為國家效力,是因為他們為了報答先帝的恩惠。陛下應該多聽聽他們的意見,以光大先帝的遺德,鼓舞忠臣志士們的士氣,不應該看輕自己,援引不適當的例證,阻塞了忠心愛國的人進諫言的途徑。」建議後主劉禪廣開言路,多聽各方的意見。後來原文中的「妄自菲薄」演變成一句成語,用來比喻過於自卑而看輕自己,不知自...
咄咄逼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州刺史殷仲堪起兵,玄響應。安帝元興二年執掌朝政,稱帝,國號楚。後為劉裕、劉毅起兵討伐,玄兵敗西逃,為益州兵所殺。 (2) 殷荊州:殷仲堪(?∼西元399),東晉陳郡長平人。能清言,善屬文。與王恭共起兵,桓玄響應。後中朝廷離間計,與桓玄一戰兵敗,被逼自殺。 (3) 語次:交談告一段落。次,停止。 (4) 了語:一種類似「聯句」的文字遊戲,指說到盡頭,了無餘義的話。 (5) 顧愷之:西元341∼402,字長康,小字虎頭,晉無錫人。博學有才氣,善繪畫,有才絕、藝絕、痴絕三絕之稱。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動物、山水等。存世作品中以「女史箴圖」最有名。其所作「維摩詰像」,為最早出現於壁畫上的佛...
墨守成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人。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人足智多謀,忠心耿耿。曾敗曹操於赤壁,佐定益州,使蜀與魏、吳成鼎足之勢。劉備歿,輔助後主劉禪,封武鄉侯。志在攻魏以復中原,乃東和孫權,南平孟獲,與魏長期爭戰,後鞠躬盡瘁,卒於軍中,諡號忠武。 (4) 無虞:沒有憂患、顧慮。
庸人自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父親為武則天的宰相,由於自小受到家庭的薰陶,因此在青年期其做人做事就很有器度。在唐玄宗時期,先外放做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兼劍南道按察使。任職期間,他的司馬(負責長官軍事)韋抱貞向他說:「望明公稍行杖罰以立威名,不然,恐怕下面的人怠惰沒有畏懼。」陸象先說:「你的話作為當證人的理論是可以的,但何必要用嚴刑來樹立威風,損人利己呢?這樣做恐怕不是仁慈的人應該做的事。」在蒲州刺史任內,曾經有個小官犯了錯,他訓斥了幾句就讓他離開,一旁的書記官說:「他這個樣子應該受到杖打的刑罰吧!」陸象先回答說:「他一定能依常情體會到我對他的訓誡,如果...
樂不思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人足智多謀,忠心耿耿。曾敗曹操於赤壁,佐定益州,使蜀與魏、吳成鼎足之勢。劉備歿,輔助後主劉禪,封武鄉侯。志在攻魏以復中原,乃東和孫權,南平孟獲,與魏長期爭戰,後鞠躬盡瘁,卒於軍中,諡號忠武。有《諸葛武侯集》。 (7) 姜維:西元202∼264,字伯約,三國蜀漢天水冀縣人。本為魏將,後歸附蜀,為諸葛亮重用,任征西將軍。諸葛亮死後,繼領其軍。魏軍攻蜀,後主劉禪降魏,姜維被迫投降。後欲謀復國,事敗被殺。 (8) 郤正:三國蜀漢偃師人,生卒年不詳。本名纂,字令先。博學能文,為蜀漢祕書令。蜀亡,郤正捨妻子單身隨侍後主。位終巴西郡太守。郤,音ㄒ...
如魚得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冑,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脩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先主曰:「善!」於是與亮1>情好日密。關羽2>、張飛3>等不悅,先主4>解之曰:「孤5>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