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2.04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知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蟬,因叫的聲音像知了而得名。也作「蜘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助詞。A>表示動作或變化的完成。如:「下雨了!」、「吃了沒有?」、「天氣放晴了!」、「他們已經走了。」、「她被你氣哭了!」、「新娘子就要出來了!」B>表示短暫動作的重覆。如:「看了看」、「想了想」。C>表示不耐煩、勸止等的語氣。如:「好了,不要再吵鬧。」、「別哭了,哭是沒用的。」
明白。如:「了解」、「了悟」、「一目了然」。
結束。如:「了斷」、「終了」、「了卻心願」、「不了了之」、「沒完沒了」。
完全。如:「了無新意」、「了無生趣」。
與「得」、「不」等字連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的意思。如:「辦得了」、「動不了」。
聰明。如:「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洞悉、了解。如:「知道」、「知曉」、「知心」、「知己知彼」、「一無所知」、「知人知面不知心」。
學問、識見。如:「求知」、「無知」、「知識」。
使知道。如:「告知」、「知會」、「通知」。
有交情的好友。如:「舊雨新知」、「他鄉遇故知」。
招待、禮遇。如:「知客」。
主持。如:「知縣」。
意識、感覺。如:「知覺」、「草木無知」。
知遇:受人賞識而得到優厚的待遇。如:「知遇之恩,自該銘記在心。」
南轅北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戰國策.魏策四》載,戰國時,魏國安釐王想要出兵攻打趙國首都邯鄲。臣子季梁得知了這個消息,立即從旅途中折返,想回去勸阻。一回到魏國,季梁顧不得衣服的髒亂和滿身的塵埃,便匆匆忙忙地趕去見安釐王,告訴他說:「我在路上遇到一個人,他要去楚國,卻駕車往北方走。我問他說你要去南方的楚國,怎麼會往北方走呢?他回答說他有很快的馬、很多的旅費、很好的馬伕,所以絕對可以到達目的地。但實際上因為他是往相反的方向走,馬愈快、旅費愈多、馬伕愈好,反而使他離楚國愈遠。今天大王您想成就霸王之業,取信於天下諸侯,依仗著強大的軍力去攻打趙國,想藉此擴充領地,提高聲望,其實這樣的舉動愈多,愈失信於天下,離成就霸王事業的心願也...
自慚形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四回:「卻也奇怪,他的老婆聽說他要納妾,非但並不阻擋,並且竭力慫恿。也不知他是生性不妒呢?還是自慚形穢?或是別有會心?那就不得而知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另外的。如:「蟬,一名知了。」、「番茄,一名西紅柿。」
噤若寒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這樣地位高的人,受到上賓的禮遇,理當為國為民多做些好事,可是他只願保全自己,不聲不響。好比寒冷時的知了一樣,默不作聲。這種人只圖自己平安無事,見賢不知善揚,聞惡不敢揭發,這是對國家不負責任的罪人,有什麼可稱道的?」 相似詞杜口結舌、緘口結舌 相反詞直言不諱、口若懸河 例句教授一出現,原本吵吵鬧鬧的同學們個個噤若寒蟬,不再發出聲音。
志同道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二人都是過來之人,志同道合,說得入港,一發成相知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動物名。同翅目蟬科。四翅薄而透明,雄蟬腹胸交界處有發聲器,收縮振動得以產生鳴聲,雌蟬則無鳴叫能力。幼蟲於地下挖洞穴居,以吸食植物根部的汁液為生。待幼蟲成熟,則爬上樹幹羽化。也稱為「知了」。
如膠似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水滸傳》第二一回:「那張三和這婆惜,如膠似漆,夜去明來。街坊上人也都知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