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09.37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書籍、簡冊。《說文解字.竹部》:「,書也。」清.段玉裁.注:「書,箸也,箸於簡牘者也,亦謂之。古曰,漢人亦曰卷。」南朝齊.謝朓〈酬德賦〉:「登金華以問道,得石室之名。」
2.首尾完整的文章。如:「通及義」。唐.韓愈〈送靈師〉詩:「少小涉書史,早能綴文。」
3.量詞。計算文章或詩作的單位。如:「一論文」、「詩三百」。《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著詩、賦、論、議、垂六十。」唐.杜甫〈飲中八僊歌〉:「李白一斗詩百,長安市上酒家眠。」
一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式或內容毫無變化。《文明小史》第四六回:「顏軼回的著作,有些地方千一律。」
累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寫字用的竹簡、木片串連堆積在一起。形容幅過多,文詞冗長。《隋書.卷六六.李諤傳》:「連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雲之狀。」明.湯顯祖《還魂記》第六齣:「他歸朝燕,黃金累千。一言擲地,萬歲諠天,則俺連累牘無人見。」也作「累牘連」、「連累幅」、「連章累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紙張上容納文字的限度,今多用以指文字的長短。如:「文章只要好,不在乎幅大小。」
斷簡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殘缺不全的書籍、文字或資料。如:「這些書籍雖然是斷簡殘,但仍是研究史實發展的寶貴資料。」
大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滔滔不絕的言論或幅極長的文章。《紅樓夢》第七九回:「原稿在那裡?倒要細細一讀。長大論,不知說的是什麼?」
〔解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荀子‧解蔽〕可說是荀子的認識論,其旨在析論心知的障蔽,以及如何涵養心知,排除障蔽,以取得正確無誤的知識。通約可分做三部分:第一部分說明心知之蔽,蔽塞之禍,以及不蔽之福的原理(參見「蔽塞之禍」、「不蔽之福」);第二部分申論涵養心知的原理是「虛」、「壹」、「靜」(參見「虛壹而靜」),君子且當善察「危微之幾」(參見「危微之幾」);第三部分則兼論認知錯誤、淆惑的原因、學之所正以及「上明下化」(參見「上明下化」)的道理。略述如後
  1.心知障蔽:〔解蔽〕說,心具有認識能力,可知宇宙萬有整體全象,即道。然而心的認識能力往往受到障蔽,因而囿於一曲,不識大理。這些障蔽荀子以之為「心術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詩、文章。《漢書.卷一○○.敘傳下》:「章博舉,通于上下。」宋.王偊偁〈寄題陝府南溪兼簡孫何兄弟〉詩:「章取李杜,講貫本姬孔。」
禮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論〕與〔樂論〕二,是〔荀子〕一書中論說教育的重要部分;禮者「養也」,以禮養欲,樂者「樂也」,以樂怡情。荀子把人的心理活動分為性、情、慮、偽、事、行、知、能等八項;認為「生之所以然者為性」,這種原始樸材,必待人為之文飾,庶可臻於善,故荀子提出「化性起偽」之說。至情則為性的彰顯與表現。易言之,性必過情而具體呈現,故性是能作喜、怒、哀、樂、好、惡等反應之潛在狀態,而情則是此類喜、怒、哀、樂、好、惡等現實活動的呈現。荀子有時「性情」、「情性」並稱;透過禮樂,一方面可改變喜、怒、哀、樂、好、惡之內在傾向,使性中此種自然反應能潛移默化,以達到昇華的境界,一方面亦可修正已表現之情,使之化約為合乎禮...
〔天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荀子.大論〕旨在闡發荀子的自然哲學與人生哲學。通站在人本主義的立場,批判以天為人格神、能福善禍淫的傳統觀念(參見「天道」);並譏誚戰國時代人們以罕見的自然現象(如慧星隕石,日月蝕等)為不祥之兆是迷信,進而申論天生人成、制天用天的道理。此分別就以「天」為物理自然之天,以「人」為能參者的觀點,闡述荀子天人之分、天生人成之說。
1.自然物理之天:荀子以「天」為物理自然,其運行自有其一定軌跡,不受人事影響,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治亂天邪?曰:日月星辰瑞曆,是禹桀之所同也……繁啟蕃長於春夏,畜積收藏於秋冬……得地則生,失地則死,是禹桀之...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