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486.2454 ms
共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篤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學。《三國志.卷一一.魏書.管寧傳》:「此君篤學隱居,不與時競,以道樂身。」
|
篤學好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心勤學古代典籍。《三國志.卷五一.吳書.宗室傳.孫靜傳》:「濟陰人馬普篤學好古,瑜厚禮之,使二府將吏子弟數百人就受業,遂立學官,臨饗講肄。」也作「篤信好古」、「篤志愛古」。
|
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忠實、執著。如:「篤實」、「篤厚」、「篤信」、「篤學」、「篤定」。
|
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
不屈不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明.鄒元標〈明純孝篤學封文林郎福建道監察御史簡菴湯先生墓表〉:「士群而訴於督學直指。……。直指辭色甚厲,假它威恫喝之。先生庭辯不屈不撓,直指卒無以屈先生正議。」
|
吳下阿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阿蒙,指三國名將呂蒙。原習武略,後聽從孫權勸說,篤學不倦,幾年之後,學識英博。見《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呂蒙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後以吳下阿蒙比喻人學識淺陋。《晉書.卷一二七.慕容德載記》:「垂謂之曰:『汝器識長進,非復吳下阿蒙也。』」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三.詞曲部.賓白》:「常有當儉不儉,因留餘幅以俟剪裁,遂不覺流為散漫者,自今觀之,皆吳下阿蒙手筆也。」
|
手不釋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晉書.卷八二.孫盛列傳》:「盛篤學不倦,自少至老,手不釋卷。著《魏氏春秋》、《晉陽秋》,并造詩賦論難復數十篇。」
|
巖穴之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士。古代高士多隱居於山洞,故稱為「巖穴之士」。《史記.卷六一.伯夷傳》:「顏淵雖篤學,附驥尾而行益顯,巖穴之士,趣舍有時若此,類名堙滅而不稱。」《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次之,又不能拾遺補闕,招賢進能,顯巖穴之士。」
|
門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家族世代相承的傳統。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修載樂託之性,出自門風。」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臧逢世,臧嚴之子也,篤學修行,不墜門風。」也稱為「家風」。
|
附驥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依靠他人而得名。《史記.卷六一.伯夷傳》:「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顏淵雖篤學,附驥尾而行益顯。」《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因到大邦,必要請一位大名下的先生,以附驥尾。」也作「附驥」。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