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9.63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經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通過、經過。《後漢書.卷五一.李陳龐陳橋列傳.橋玄》:「徂沒之後,路有經由,不以斗酒隻雞過相沃酹,車過三步,腹痛勿怨。」宋.洪邁《夷堅丁志.卷一四.劉十九郎》:「經由數村疃,歷洪源、石村、何衝諸里。」
2.透過。如:「本產品經由實驗證明,絕對安全,敬請安心使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織布機或編織物上的直線,稱為「經」。
連接地球南、北兩極的假想直線。如:「東經」、「西經」。
常常。如:「經常」。
具有典範地位的著作。如:「易經」、「四書五經」。
記載宗教教義的書籍。如:「佛經」、「聖經」、「可蘭經」。
女性月經的簡稱。如:「經期」、「停經」。
從事、謀劃。如:「經商」、「經營」。
歷、過。如:「經過」、「經驗」、「經年累月」、「身經百戰」。
治理、管理。如:「經國大業」、「經世濟民」。
縊死。如:「自經而死」。
人體的脈絡。如:「經脈」、「經絡」、「七經八脈」。
一種中文傳統圖書的分類名稱,主要收錄儒家典籍及文字形、音、義方面的著作。如:「經部」、「經、史、子、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從。如:「由來」、「由上而下」、「由南到北」、「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原因。如:「原由」、「理由」、「事由」、「由於」。
依從、任從。如:「由不得你」、「信不信由你」。
根據。如:「由此可知」。
經過。如:「觀其所由」、「行不由徑」。
出自。如:「由衷之言」。
歸、屬。如:「這件工作由他負責。」
社會學習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l phase)只在觀察學習時,個體必須注意楷模所表現行為的特徵,並了解該行為所含的意義。否則無從經由模仿而成為自己的行為。2. 保持階段(retention phase)指個體觀察到楷模該項行為之後,必須將觀察所見轉換為象徵性的心像,或表徵性的語言符號,方始可以保留在記憶中。3. 再生階段(reproduction phase)指個體對楷模的行為表現觀察後,納入記憶,其後再就記憶所及,將楷模的行為以自己的行動表現出來。4. 動機階段(motivational phase)指個體不僅
CIPP評鑑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饋,以了解方案的進度如何,是否依原訂計畫實施,以及是否有效地利用可用的資源。過程評鑑的主要目的,在經由一種品質保證的過程,幫助工作人員執行他們的方案;而其主要的功用在獲取回饋,以便幫助工作人員依原計畫執行。如果原計畫有所缺陷,則幫助修正該計畫。過程評鑑的紀錄也是評鑑績效的有用資料,同時此種評鑑在解釋成果評鑑所得的資訊時頗為重要,因為在考慮一個方案為何得出某些結果時,應先了解在執行方案時,真正實施的內容究竟如何。 成果評鑑(product evaluation)成果評鑑的目的是在測量、解釋、以及判斷一個方案的成就。對於成...
智力三元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解決問題能力。作業成份:指個人在運思中使用語文及運算以比較、組合、推理的能力。知識習得成份:指個人經由學習語文或數學等而獲得知識的能力。經驗智力(experiential intelligence):指個人面對新環境時,應用舊經驗與新經驗結合,表現適當的行為。情境因應智力(contextual intelligence):指個人適應環境的綜合能力,包括適應環境的能力、改變環境的能力及選擇環境的能力。此理論最大的特色就是強調智力是可教育性的,智力的測量應包含測量個人外在的知識、外在的適應能力及使兩者結合的能力,以形成一個...
探究式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不同的思考、探究方法。教師應在教學的過程中,營造一個自然、安適、愉快的環境,先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再經由層層詰問,並鼓勵兒童深入思考,以期能激起兒童內在的興趣,獲得有意義的知識。  探究式教學的目的在於引導學生發現及解決問題,是以學生的探究活動為中心,從開放的學習情境中,教師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擬定可行的解決方案,獲得結論並驗證之,經由問題解決的過程,讓學生從中學得解決問題的技能(張靜儀,1995;張清濱,2000;劉宏文,2001)。因...
布魯納(Jerome_S._Brune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知識,即「由做中學」的經驗形象表徵(圖像表徵,Iconic Representation):指兒童經由對物體知覺留在記憶中的心象(Mental Image),或靠照片圖形等,即可獲得知識,即「由觀察中學」的經驗。相當於皮亞傑的具體運思期。符號表徵(象徵表徵,Symbolic Representation):指運用符號、語言、文字為依據的求知方式,即「由思考中學」的經驗。相當於皮亞傑的形式運思期。 螺旋式課程  布魯納提出螺旋式課程(spiral curriculum),認為教材是由具體到抽象、由簡單至複雜、由動作表徵至...
魏氏成人智力量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矩陣推理:受試者需要找出26張卡片的圖形刺激中,依序出現的型態或關係。(註2) 施測與計分測驗需經由受過專業訓練的心理學家進行個別施測,而主試者有當部分的工作是要建立及維持與受試者之間的關係。每個不同的子測驗是分開進行,採語言跟操作測驗交替施測的方式,而在每個子測驗中,試題按照難度排序,由簡單的到困難的題目。(註2)WAIS-III手冊中附有表格,可以把每個測驗的原始分數轉換為平均數10,標準差3的標準分數,這個標準分數可以當作比較不同子測驗的一致標準。WAIS-III共有四個實徵支持指標分數:語文理解(含字彙、相似...
佛洛依德(Freud)意識三層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佔個體心理層面為最小,且不斷改變。2.例如:老師問學生早上如何上學,學生答:「公車」。此一回答便是經由「意識界」的反應而得。(2)前意識:1.在層次上處於「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無法時時察覺,但只要稍加注意,藉由「專心專注」的聯想的方式加以回憶,就可將它帶入意識中,變成可知覺的意識現象。2.前意識是種「經驗」與「記憶」,但一時突然無法想起。由於經驗或記憶的屬性有苦有樂,因此佛洛依德認為,個體存有一種壓抑痛苦經驗的內在力量,使其進入潛意識而不再想起。例如我們對於特定經歷或特定事實的記憶,平時並不會一直意識其存在,但在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