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經義     
瀏覽人次:673 收藏人次:0
1.經書的意旨。《漢書.卷八一.張禹傳》:「禹見之於便坐,講論經義。」《三國志.卷五三.吳書.薛綜傳》:「建立學校,導之經義。」
2.以經文為題所作的文章。唐宋用以取士,明清變為八股,稱為「制義」。《宋史.卷一五五.選舉志一》:「神宗始罷諸科,而分經義、詩賦以取士。」
經義述聞     
瀏覽人次:202 收藏人次:0
書名。清王引之撰,三十二卷。考證經義,旁徵博引,糾舉錯謬,力求得其本義。每考一事,必先引其父念孫語,再自加案語,故稱為「述聞」。
經義考〕     
瀏覽人次:128 收藏人次:0
  〔經義考〕300卷,原闕3卷,清朱彝尊撰。
  是書初撰名〔經義存亡考〕,後以菉竹、澹生、一齋諸目所藏及同人所見,世有其本者,列未見一門,又有雜見諸書,或一卷數條,列闕書一條,於是分存、佚、闕、未見四門,刪舊名之存亡而名之曰〔經義考〕。
  全書300卷,計:御注 撰1卷、十四經(十三經及〔大戴禮〕)經義258卷、逸經3卷、毖緯5卷、擬經13卷、承師5卷、宣講立學共1卷、刊石5卷、書壁鏤板著錄各1卷、通說4卷、家學自述各1卷。為類凡30種,又欲為補遺2卷。草稿粗定,即以次付梓,其宣講、立學、家學、自序4種以及補遺,屬草未其,不幸遘疾。作者於每一書前列撰人姓氏、書名、卷數...
經義雜記     
瀏覽人次:126 收藏人次:0
書名。清臧琳撰,三十卷。為其三十年來隨手札記的讀書心得,每卷有標目而不分門類,故稱為「雜記」。對於經籍的文字、義理、聲音、訓詁,多所辨證。
經義     
瀏覽人次:108 收藏人次:0
書名。清朱彞尊撰,三百卷。原名「經義存亡考」,統考歷代經義之目,網羅宏富,為古來諸家書目所未及。
    
瀏覽人次:25404 收藏人次:5582375
公正合宜的道理。如:「正義」、「義不容辭」、「義無反顧」、「仗義直言」。
行為合乎正義或公益的。如:「義舉」、「義行」、「義士」、「義演」、「義賣」、「義診」。
意思。如:「意義」、「含義」、「釋義」、「微言大義」。
無血緣關係或名義上的」。如:「義父」、「義母」、「義子」。
人工製造、的。如:「義齒」、「義肢」。
義大利的簡稱。如:「德義軍事同盟」。
    
瀏覽人次:16193 收藏人次:853464
織布機或編織物上的直線,稱為「經」。
連接地球南、北兩極的假想直線。如:「東經」、「西經」。
常常。如:「經常」。
具有典範地位的著作。如:「易經」、「四書五經」。
記載宗教教義的書籍。如:「佛經」、「聖經」、「可蘭經」。
女性月經的簡稱。如:「經期」、「停經」。
從事、謀劃。如:「經商」、「經營」。
歷、過。如:「經過」、「經驗」、「經年累月」、「身經百戰」。
治理、管理。如:「經國大業」、「經世濟民」。
縊死。如:「自經而死」。
人體的脈絡。如:「經脈」、「經絡」、「七經八脈」。
一種中文傳統圖書的分類名稱,主要收錄儒家典籍及文字形、音、義方面的著作。如:「經部」、「經、史、子、集」。
居心叵測     
瀏覽人次:42196 收藏人次:3264415
毀。除喪,不仕。左右史張說、尹元凱薦為國子大成,每釋奠,講辨三教,聽者皆得所未聞。遷四門助教,撰《諸經義樞》、《續史記》皆未就。夢天官、麟臺交辟,寤而會親族敘訣,二日卒,年四十。 〔注解〕
(1) 國子博士:職官名。在國家最高學府裡講學的教授。
(2) 叵測:難以預料、不可測。叵,音ㄆㄛˇ,不可。
    
瀏覽人次:36967 收藏人次:2667734
1.闡明經義或古注的文字。如:「注疏」、「義疏」。唐.柳冕〈與權德輿書〉:「其有明聖人之道,盡六經之意,而不能誦疏與注,一切棄之。」
繁文縟節     
瀏覽人次:31247 收藏人次:1983213
04.清.朱彝尊《經義考.卷四三.易.程氏周易啟蒙輯錄》:「《書》則備讀諸家,而求其疏通知遠之實;《詩》則要性情之發,而驗其興觀群怨之機;《禮》則審於節文度數之宜,而略其繁文縟節之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