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27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編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地方官每三年審察民戶人丁數目,編排成冊,故稱編入戶口冊的人家為「編戶」。通常指平民。《淮南子.俶真》:「夫鳥飛千仞之上,獸走叢薄之中,禍猶及之,又況編戶齊民乎?」《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也稱為「編民」、「編氓」、「編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聯結、綴合。如:「編髮」、「編織」、「編草蓆」。
順次排列。如:「編列」、「編組」、「編排」、「編印」。
排比的次第。如:「編次」、「編號」。
收集整理,組織成書。如:「編輯」、「編校刊」、「編字典」。
古代書籍以竹簡編聯而成,所以書一冊稱為「一編」,現則泛稱書籍為「編」。如:「宏編巨著」。
捏造、用謊話騙人。如:「編一套謊言。」
創作。如:「編歌」、「編曲」、「編劇本」。
量詞:A>計算書籍章節編目的單位。如:「老殘遊記共分三編。」B>計算同類或相似的書籍分套成編的單位。如:「四部叢刊分初編、續編、三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門、窗。如:「門戶」、「窗戶」。
住家。如:「戶籍」、「住戶」、「家家戶戶」。
門第,家族的身分地位。如:「門當戶對」。
與帳務有關的個人或團體。如:「帳戶」、「戶頭」、「存戶」。
量詞。用於計算住家數量的單位。如:「一戶人家」、「五百戶住家」。
分道揚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魏書.卷一四.神元平文諸帝子孫列傳.河間公齊》子志,字猛略。少清辯強幹,歷覽書傳,頗有文才。為洛陽令,不避強禦,與御史中尉李彪爭路,俱入見,面陳得失。彪言,御史中尉避承華車蓋,駐論道劍鼓,安有洛陽縣令與臣抗衡。志言神鄉縣主,普天之下誰不編戶,豈有俯同眾官,避中尉?高祖曰:「洛陽1>我之豐沛2>,自應分路揚鑣3>。自今以後,可分路而行。」及出,與彪折尺量道,各取其半。高祖謂邢巒曰:「此兒竟可,所謂王孫公子,不鏤自雕。」巒曰:「露枝霜條,故多勁節,非鸞則鳳,其在本枝也。」員外郎馮俊,昭儀之弟,恃勢恣撾所部里正。志令主吏收繫,處刑除官。由此忤旨,左遷太尉主簿。俄為從事中郎。 〔注解〕 (1)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開闢、開拓。《南史.卷一.宋武帝本紀》:「編戶歲滋,疆宇日啟。」《文選.潘勗.冊魏公九錫文》:「大啟南陽,世作盟主。」
隸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從屬,受管轄。如:「中央研究院是隸屬於總統府的學術機構。」晉.潘岳〈關中詩〉:「齊萬年編戶隸屬,為日久矣。」
世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附和賓客組成;奴婢或僮僕主要擔任手工業勞動和家務勞役,當然也有從事農業生產的。這些人顯然脫離了國家的編戶,成為田莊主人手下的成員。由於田莊是一個比較有組織的生產單位,不論是生產工具、技術與規劃各方面較自耕農優,自耕農難以抗衡,破產後只得投奔田莊。田莊主人修習經律,入仕當官,子子孫孫,世代相承,在政治具有一定的地位,田莊也就成了世族在社會經濟方面的根基。 影響世族制度是中國歷史上從兩漢到隋唐最為顯著的選拔官員的系統,其實際影響造成朝廷國家重要的官職往往被少數世族所壟斷,個人的出身背景對於其仕途的影響,遠大於其本身的才能與專...
以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從過去的某時間直到現在。如:「十年以來」。《左傳.昭公十三年》:「志業於好,講禮於等,示威於眾,昭明於神,自古以來,未之或失也。」《陳書.卷三.世祖本紀》:「自喪亂以來,十有餘載,編戶凋亡,萬不遺一。」也作「已來」。
分路揚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分道揚鑣」之典源,提供參考。 #《魏書.卷一四.神元平文諸帝子孫列傳.河間公齊》子志,字猛略。少清辯強幹,歷覽書傳,頗有文才。為洛陽令,不避強禦,與御史中尉李彪爭路,俱入見,面陳得失。彪言,御史中尉避承華車蓋,駐論道劍鼓,安有洛陽縣令與臣抗衡。志言神鄉縣主,普天之下誰不編戶,豈有俯同眾官,避中尉?高祖曰:「洛陽1>我之豐沛2>,自應分路揚鑣3>。自今以後,可分路而行。」及出,與彪折尺量道,各取其半。高祖謂邢巒曰:「此兒竟可,所謂王孫公子,不鏤自雕。」巒曰:「露枝霜條,故多勁節,非鸞則鳳,其在本枝也。」員外郎馮俊,昭儀之弟,恃勢恣撾所部里正。志令主吏收繫,處刑除官。由此忤旨,左遷太尉...
揚鑣分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分道揚鑣」之典源,提供參考。 #《魏書.卷一四.神元平文諸帝子孫列傳.河間公齊》子志,字猛略。少清辯強幹,歷覽書傳,頗有文才。為洛陽令,不避強禦,與御史中尉李彪爭路,俱入見,面陳得失。彪言,御史中尉避承華車蓋,駐論道劍鼓,安有洛陽縣令與臣抗衡。志言神鄉縣主,普天之下誰不編戶,豈有俯同眾官,避中尉?高祖曰:「洛陽1>我之豐沛2>,自應分路揚鑣3>。自今以後,可分路而行。」及出,與彪折尺量道,各取其半。高祖謂邢巒曰:「此兒竟可,所謂王孫公子,不鏤自雕。」巒曰:「露枝霜條,故多勁節,非鸞則鳳,其在本枝也。」員外郎馮俊,昭儀之弟,恃勢恣撾所部里正。志令主吏收繫,處刑除官。由此忤旨,左遷太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