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繼體     
瀏覽人次:197 收藏人次:0
嗣位、繼承王位。《史記.卷四九.外戚世家》:「自古受命帝王及繼體守文之君,非獨內德茂也,蓋亦有外戚之助焉。」《漢書.卷八六.師丹傳》:「先帝暴棄天下而陛下繼體,四海安寧,百姓不懼。」
    
瀏覽人次:13738 收藏人次:5632797
接續、接連。如:「繼續」、「日以繼夜」。
承續。如:「繼承」、「繼位」、「父死子繼」。
後續的。如:「繼室」、「繼父」、「繼母」。
隨後、跟著。如:「繼而」、「繼以」。
    
瀏覽人次:13165 收藏人次:2774540
人或其他動物的全身。如:「身體」、「人體」、「體質」、「體力」。
身體的某部分。如:「肢體」、「四體不勤」、「五體投地」。
親身的。如:「體驗」、「體會」、「體察」。
事物的本質形態或主要部分。如:「固體」、「液體」、「主體」、「物體」。
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如:「體諒」、「體貼」、「體恤」。
一定的制度、體裁或格式。如:「文體」、「政體」、「體例」、「體制」。
文字書寫的形式。如:「字體」、「草體」、「顏體」。
數學上指立體的形狀。如:「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
孜孜不倦     
瀏覽人次:37514 收藏人次:1467218
參考詞語︰孜孜不怠注音︰ㄗ ㄗ ㄅㄨˋ ㄉㄞˋ漢語拼音︰zī zī bù dài釋義︰勤勉不懈。見「孜孜不倦」條。
01.《漢書.卷七一.雋疏于薛平彭傳.平當》:「今聖漢受命而王,繼體承業二百餘年,孜孜不怠,政令清矣。」
02.唐.劉肅《大唐新語.卷七.容恕》:「(婁師德)前後四十餘年,恭勤接下,孜孜不怠,而樸忠沉厚,心無適莫。」 參考詞語︰孳孳不倦注音︰ㄗ ㄗ ㄅㄨˋ ㄐㄩㄢˋ漢語拼音︰zī zī bù juàn釋義︰即「孜孜不倦」。見「孜孜不倦」條。
01.《東觀漢記.卷一九.魯丕列傳》:「魯丕,字叔陵,性沈深好學,孳孳不倦。」
02.《後漢書.卷二五.卓魯魏劉列傳.魯恭》:「丕字...
披荊斬棘     
瀏覽人次:33507 收藏人次:2716054
03.《清朝野史大觀.清宮遺聞.卷上.禮烈親王》:「昔泰伯讓國,尚少披荊斬棘之奇勳;周公滅親,究非離裡屬毛之繼體。」
一勞永逸     
瀏覽人次:12323 收藏人次:805067
參考詞語︰一勞久逸注音︰| ㄌㄠˊ ㄐ|ㄡˇ |ˋ漢語拼音︰yī láo jiǔ yì釋義︰猶「一勞永逸」。見「一勞永逸」條。
01.《後漢書.卷二三.竇融列傳》:「茲所謂一勞而久逸,暫費而永寧者也。」 參考詞語︰暫勞永逸注音︰ㄓㄢˋ ㄌㄠˊ ㄩㄥˇ |ˋ漢語拼音︰zhàn láo yǒng yì釋義︰猶「一勞永逸」。見「一勞永逸」條。
01.漢.張衡〈西京賦〉:「高祖創業,繼體承基。暫勞永逸,無為而治。」
02.南朝梁.蕭統〈請停吳興等三郡丁役疏〉:「伏聞當發王弁等上東三郡民丁,開漕溝渠,導泄震澤,使吳興一境,無復水災,誠矜恤之至仁,經略之遠旨。暫勞永逸,必獲後利。」
暫勞永逸     
瀏覽人次:1616 收藏人次:274649
付出一時的勞苦,換取長久的安逸。《文選.張衡.西京賦》:「高祖創業,繼體承基。暫勞永逸,無為而治。」晉.司馬孚〈造沁口石門表〉:「經國之謀,暫勞永逸。」
孜孜不怠     
瀏覽人次:1485 收藏人次:0
勤勉不懈怠。《漢書.卷七一.平當傳》:「今聖漢受命而王,繼體承業二百餘年,孜孜不怠,政令清矣。」《梁書.卷四八.儒林傳.何佟之傳》:「永元末,京師兵亂,佟之常集諸生講論,孜孜不怠。」
日本史     
瀏覽人次:1186 收藏人次:0
亂局面。但出身北陸・近江的旁系王族繼体天皇即位以後,鞏固了大和王權對列島的統治,確立了天皇統治體制。繼體天皇時期,北九州發生磐井之亂,大和王權與北九州磐井豪族磐井關係如何並不清楚。またこの時代には、朝鮮半島諸国の国際関係への介入は大きく後退した。こうした内向政な時期を経て、ヤマト王権による日本列島支配体制はさらに強化されていった。同時期にオホーツク海沿岸地域では、オホーツク文化が成立し、およそ13世紀まで続いた。此時期與朝鮮半島諸國的關係大為後退,轉向注重列島內部統治,大和王權強化了統治日本列島的體制。同期,鄂霍次克海沿...
古墳時代     
瀏覽人次:1124 收藏人次:0
進入日本的歷史時代。古墳時代中後期,因有大量馬匹骨骼出土,故有騎馬民族征服論,提出大和國後期的國王(繼體天皇)是朝鮮人,但日本歷史有相反的說法,是神功皇后征新羅生下應神天皇,即是神道教中的八幡。此一時期渡來人自朝鮮半島、中國吳越和中原地區大量來日,引進先進的技術,奠下發展基礎,佛教也於此時由百濟引入。 古墳的分布基本上遍及日本本州島南部,以奈良、大阪為主, 公元三世紀,日本的彌生文化經歷了許多改變。進入鐵器時代後,由於有比較好的工具,因此促進了農業的發展。使用更進步的武器和盔甲有助於新生貴族階級變得更為強大,而馬經過訓話...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