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0.79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羅馬共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前言2 羅馬共和3 早期的征戰4 共和時代的結束5 關鍵字6 出處 前言西元前509年,羅馬居民趕走伊特拉士坎人後,便建立共和政體。 羅馬共和在共和時期,羅馬公民每年聚集開公民大會,選出人民代表行政官吏,再從行政官吏中選出2名執政官,管理政治及軍隊。元老院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由退休的執政官組成,負責監督共和國一切重要事務。在共和剛開始時,只有出身於羅馬的豪門貴族,才有權推選行政官吏及從事政治活動。自西元前3世紀起,農民、商人和工匠等平民,也...
羅馬共和國(Roman Republic)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羅馬共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名:(1)古羅馬帝國在西元前五○一年,推翻異族統治,恢復獨立,採行共和政體,史稱為「共和時代」。(2)西元一七九八年二月法軍在羅馬城及其近郊建立的共和國。十一月,那不勒斯國王斐迪南四世派兵收復羅馬城,十二月法軍捲土重來,重建共和國。第二次建立於一八四九年,因義大利解放戰爭,由馬志尼、加里波的等人領導建立共和,但同年即遭拿破崙以武力瓦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調諧。如:「和諧」、「政通人和」、「和好如初」。
停戰、平息爭端的。如:「和平」、「議和」、「和約」、「講和」、「割地求和」。
溫順的、安詳的。如:「隨和」、「和藹可親」、「心平氣和」、「和顏悅色」。
溫暖的。如:「和風煦日」、「風和日麗」。
連同。如:「和衣而眠」。
各數相加的總數。如:「總和」、「二加三的和是五。」
不分勝負。如:「和棋」、「和局」、「這場球賽雙方打和了。」
日本的別稱。如:「和服」、「大和民族」。
與、跟。如:「我和你」、「八千里路雲和月」。
聲音相應。如:「唱和」、「和聲」、「附和」。
混合、攪拌。如:「攪和」、「和麵」、「和稀泥」。
打牌時牌張湊齊成對而獲勝,稱為「和」。如:「和牌」、「吃酒碰和」。
溫暖。如:「今天的天氣好暖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捕鳥的網子。如:「羅網」、「天羅地網」。
張網捕捉。如:「門可羅雀」。
招攬、搜集。如:「羅致」、「張羅」、「搜羅」、「網羅」。
包括、涵蓋。如:「包羅萬象」。
排列、散布。如:「羅列」、「星羅棋布」。
質地輕軟的絲織品。如:「羅帕」、「羅扇」、「羅裳」、「綾羅綢緞」。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起。如:「共同」、「共犯」、「共事」、「共生」、「同舟共濟」。
總、合計。如:「一共」、「共計」、「總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脊椎動物,能載重行遠,並善於奔馳。如:「馬匹」、「駿馬」。
馬上:立刻。如:「政府為了便民,特地成立馬上辦中心。」
兵馬:泛指兵力。如:「我方的兵馬是敵方的一倍。」
人馬:多指人員。如:「登山隊的人馬剛從這兒經過。」
馬虎:隨便、不嚴謹。如:「為人處事,不可馬虎。」
共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周厲王出奔後,周、召二公攝政,號稱「共和」。見《史記.卷四.周本紀》。一說為共伯和攝行天子事。
2.國家主權在全體人民,不立君主的國體,稱為「共和」。
羅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城市名。義大利首都,位義大利半島西岸中部,臺伯河下游,是義大利文化及交通中心,城內外名勝古蹟甚多。
2.天主教廷所在地。參見「梵蒂岡」條。
古羅馬文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克拉蘇、凱薩的「前三雄」,和「後三雄」安東尼、雷必達、屋大維。最後也是因為這些巨頭們自相爭奪殘殺,羅馬共和國時期才走向盡頭。 帝國時代(西元前三十年~西元四百七十六年西羅馬帝國滅亡) 前期羅馬帝國(西元前三十年~西元前兩百八十三年):元首政治時期所謂元首政治,實際上只是披著共和外衣的君主統治 後期羅馬帝國(西元兩百八十四年~西元四百七十六年)此時期的共和外衣被徹底拋棄,而開始公開實行君主統治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古羅馬文明Keyword:Roman civilization 參考資料曾秉赫(2011)。圖解世界七大古文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