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7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考試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考試制度是透過相關測驗的舉行,作為選拔人才、能力鑑定依據的一種制度。透過考試的執行,將能避免門第、身分差異所產生的影響,所以考試制度的產生受機會均等的理念影響甚深。   中國自西周以降,選拔人才的制度是採推薦制,其間包括漢朝的賢良方正、茂才異等、孝廉以及東漢末年的九品官人法等;後來隋朝廢黜九品中正制,改行科舉考試,但仍保留孝廉的推舉制度。科舉考試以明經及進士兩科為主,其中又以進士科參與的人最熱絡,但也是最難考的。   國內最具知名度的考試制度是聯考,但是在教改團體的訴求下已逐漸改弦易轍成國中升高中的基本能力測驗,與高中升大學的大學學力測驗、指定科目考試。基本能力測驗舉行兩次,第一次約在...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無日期)。 學科能力測驗。 2011年1月19日,取自http://www.ceec.edu.tw/AbilityExam/AbilityExamProfile.htm
陳奎憙(2006)。教育社會學導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無日期)。100年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問與答。2011年 1月18日,取自http://www.bctest.ntnu.edu.tw/documents/100QA_bctest.pdf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物質的相關性質達到的狀況。如:「長度」、「硬度」、「密度」、「酸度」。
法制、規範。如:「法度」、「制度」。
指人的。如:「器度」、「風度」、「度量狹小」。
標準。如:「限度」、「尺度」。
過、經歷。如:「度過」、「度日如年」、「虛度光陰」。
測量長短的標準。如:「度量衡」。
角度:A>數學上指角的大小。B>觀察事物的方向或觀點。如:「換個角度來看,他的作法並沒有錯。」
量詞:A>計算依一定標準劃分的單位。如:「耗電三百度」、「今天氣溫高達攝氏三十六度。」B>計算次數的單位。如:「再度光臨」、「梅開二度」。
思量、計議、考慮。如:「忖度」、「審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規矩、法度。如:「制度」、「法制」、「兵制」、「中央集權制」。
式樣規範化的。如:「制服」、「制式手槍」。
制定、規劃。如:「制作」、「因地制宜」。
限定、管束。如:「制止」、「管制」、「壓制」、「限制」。
指父母親的喪事。如:「守制」、「嚴制」、「慈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如:「壽考」。
尊稱死去的父親。如:「先考」、「顯考」。
測驗、測試。如:「考驗」、「考試」、「招考」。
考試的簡稱。如:「高考」、「普考」、「特考」、「大學聯考」。
求證、探源。如:「考究」、「考源」、「考古」、「考據」。
查核、檢查。如:「考查」、「考核」、「考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預備的,帶實驗性質的。如:「試用」、「試穿」、「試飛」、「嘗試」。
測驗。如:「口試」、「筆試」、「考試」、「試卷」。
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經制定而為大家共同遵守認同的辦事準則。《荀子.儒效》:「繆學雜舉,不知法後王而一制度。」《儒林外史》第五三回:「近來器皿都要翻出新樣,卻不知古人是怎樣的制度。」
2.訂立法度。《漢書.卷六四下.嚴安傳》:「臣願為民制度以防其淫,使貧富不相燿以和其心。」
考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試題測驗考生的程度或技能。如:「入學考試」、「術科考試」。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