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考量     
瀏覽人次:5708 收藏人次:1105469
考核校量。《後漢書.卷一六.鄧禹傳》:「訓考量隱括,知大功難立,具以上言。」
道德的可考量     
瀏覽人次:180 收藏人次:0
  說事物具有道德可考量性是說:當我們從道德的角度去評價人的行為、政策、制度時,我們必須將行為、政策或制度「對這些事物的影響」視為相干。在環境倫理學中,大家在爭議:到底哪些東西具有道德的可考量性?什麼因素使得他們具有道德的可考量性?如果我們都同意,人的福祉具有道德的可考量性,那麼動物的福祉是否也具有道德的可考量性呢?一定只有那些能享有福祉的東西才具有道德的可考量性嗎?植物也有福祉可言嗎?有人主張,生命,而不是具有生命者的任何特徵才是決定性的因素。但也有人主張說,具有價值的東西才具有道德的可考量性,但問題是:什麼東西具有價值?另外,如果道德的可考量性由價值之有無來決定,我們就必須注意,都具有道德...
    
瀏覽人次:29835 收藏人次:3201215
2.商酌、考慮。如:「考量」。《後漢書.卷六八.許劭傳》:「其多所裁量若此。」宋.朱熹〈有懷南軒老兄呈伯崇擇之二友〉詩二首之一:「惟應微密處,猶欲細商量。」
    
瀏覽人次:13638 收藏人次:3121646
老。如:「壽考」。
尊稱死去的父親。如:「先考」、「顯考」。
測驗、測試。如:「考驗」、「考試」、「招考」。
考試的簡稱。如:「高考」、「普考」、「特考」、「大學聯考」。
求證、探源。如:「考究」、「考源」、「考古」、「考據」。
查核、檢查。如:「考查」、「考核」、「考績」。
    
瀏覽人次:27478 收藏人次:3511359
2.斟酌、考量。如:「衡情度理」、「權衡得失」。
    
瀏覽人次:27198 收藏人次:7584111
4.詳細考量。《管子.禁藏》:「是故君子上觀絕理者,以自恐也。下觀不及者,以自隱也。」唐.尹知章.注:「隱,度也。度己有不及之事當效之也。」
角色取替     
瀏覽人次:22473 收藏人次:923379
定義是指站在他人的立場來理解他人的感受與想法。分三種:1.知覺性角色取替:為個體以對方的感官知覺來考量的能力。能分辨自己所見、所感與他人不同。2.認知性角色取替:為個體以對方的思想、意圖為考量的能力。出現在個體想求勝利時。3.情感性角色取替:為個體以對方的情緒狀態為考量的能力,含辨識及推斷他人的情緒的能力,而誘發出行動即為「同理心」的表現。 角色取替發展順序知覺性角色取替→...
大言不慚     
瀏覽人次:19411 收藏人次:1346913
「大言」是指誇大不實的言論。「大言不慚」指說大話而不覺羞愧。《論語》裡記載,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孔子的意思是:一個人說大話不覺得慚愧,做起來就會變得很困難。南宋的朱熹在為這段文字作注時寫到:講大話而不知羞愧的人,心裡必定沒有決心要完成它,因此根本不會考量自己能不能做到,要他實踐諾言不是很困難嗎?後來「大言不慚」就被用來形容人說大話而不覺羞愧。
焦點團體訪談法     
瀏覽人次:16580 收藏人次:102370
與技巧,幫助團體成員充分參與團體互動過程。(2) 參與成員具高同質性:依據研究目的、研究問題、務實的考量,擬訂焦點團體對象之條件。雖然具同質性的成員容易讓參與者有安全感,但也有研究者為了避免團體式思考,而偏向異質性高的團體。(3) 錄音器材輔助資料收集:每一種焦點團體訪談法,都需要全程錄音,在取得成員的同意後,使用錄影+錄音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差異:(1) 完全團體VS迷你團體:兩者的差異主要在於人數上的差別,採取後者的研究者,為了彌補資料的豐富性與多元性,往往會採取增加訪談次數以增加資料豐富性。(2) 完全團體與迷你團體...
行動研究     
瀏覽人次:15811 收藏人次:474960
決所研究的問題以外的其他方面。換言之,行動研究的焦點在於即時的應用,而不在理論的發展或普遍的推論,只考量切近情境中的問題,注重立即的應用。 行動研究的領域組織的行動研究有關組織的行動研究方面,研究者常採用參與式行動研究來進行,它是指讓組織內的人們主動參與整個研究的過程,從最初行動意涵的討論,研究流程的設計,到結果的最後呈現。參與式行動研究由組織成員為行動的參與者,讓參與者主動探求資訊,並提供未來行動的意見,因此可用於解決問題與建構理論。社區發展的行動研究社區發展方面應用行動研究,源於1960年代,當時為了解決美國貧窮問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