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3.12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兩頰上的毛。《說文解字.部》:「,須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鱗之。」
1.你。《詩經.大雅.桑柔》:「嗟爾朋友,予豈不知作!」《左傳.定公十四年》:「夫差!忘越王之殺父乎?」
2.我。《戰國策.趙策一》:「豫讓拔劍三躍,呼天擊之曰:『可以報知伯矣。』」《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聶政傳》:「前日所以不許仲子者,徒以親在,今不幸母以天終,仲子所欲報仇者為誰?請得從事焉!」
1.至、到。如:「自南北」、「自壯老」。
2.能、可以。《戰國策.齊策六》:「齊多知解此環不?」《淮南子.原道》:「行柔剛,用弱強。」
1.之、的。《論語.憲問》:「君子恥其言過其行。」《淮南子.人間》:「虞之與虢,相恃勢也。」
2.以。如:「從今後」、「自此下」。《易經.繫辭上》:「是故形上者謂之道,形下者謂之器。」《孟子.盡心下》:「由孔子來,至於今百有餘歲。」
1.才、始。表時間。《公羊傳.宣公十五年》:「嘻!甚矣憊!雖然,吾今取此然後歸爾。」
2.猶。《論語.陽貨》:「年四十見惡焉,其終也已。」《孟子.告子下》:「舜其至孝矣,五十慕。」
1.和、與。《論語.雍也》:「不有祝鮀之佞,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哀樂樂哀,皆喪心也。」
2.並且。《書經.皋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安民則惠,黎民懷之。能哲惠,何憂乎驩兜?」《論語.學》:「學時習之,不亦說乎?」
3.則、就。《易經.繫辭下》:「君子見幾作,不俟終日。」《左傳.襄公十八年》:「諸侯方睦於晉,臣請嘗之。若可,君繼之。」
4.如、若。《論語.為政》:「人無信,不知其可也。」
5.因、所以。《左傳.成公八年》:「謂汶陽之田,敝邑之舊也,用師於齊,使歸諸敝邑。」漢.劉向《說苑.卷一九.脩文》:「情動於中,形於聲。」
6.然、但是、卻。表轉折之意。《論語.學》:「其為人也孝弟,好犯上者鮮矣。」《孟子.離婁下》:「問其與飲食者,盡富貴也,未嘗有顯者來。」
7.尚且。《莊子.天道》:「夫天地至神,有尊卑先後之序,況之道乎?」《淮南子.人間》:「夫一麑不忍,又何況於人乎?」
1.用於句末,相當於「兮」、「罷了」。《詩經.齊風.著》:「俟我於著乎,充耳以素乎,尚之以瓊華乎!」《論語.微子》:「已!今之從政者殆!」
2.用於句首,相當於「豈」、「難道」。《論語.顏淵》:「為仁由己,由人乎哉?」《左傳.昭公十三年》:「諸侯事晉,未敢攜貳,況衛在君之宇下,敢有異志?」
3.用於形容詞或副詞的語尾,無義。《左傳.文公十七年》:「鋌走險,何能擇?」
不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鍥,鏤刻。捨,捨棄、停止。鍥不捨指不斷刻下去不停止。比喻堅持到底,奮勉不懈。如:「警方抱著鍥不捨的精神努力追查,終於找出真兇。」也作「鍥不舍」。
樹欲靜風不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樹想要靜止,風卻不停地颳動它的枝葉。語出《韓詩外傳》卷九:「樹欲靜風不止,子欲養親不待也。」比喻形勢與自己的願望相違背。多用於感嘆人子希望盡孝時,父母卻已經亡故。唐.白居易〈柳公綽父子溫贈尚書右僕射等八人亡父同制〉:「古人有云:『樹欲靜風不止,子欲養親不待。』向無顯揚褒贈之事,則何以旌先臣德,慰後嗣心乎?」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三七齣:「孔子聽得皋魚哭啼,問其故,皋魚說道:『樹欲靜風不止,子欲養親不在。』」也作「樹欲靜風不寧」、「樹欲息風不停」。
侃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從容不迫的樣子。《黃繡球》第三回:「黃繡球只是侃侃談,全不像他平時的性質。」
戛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突然停止。《文史通義.內篇二.古文十弊》:「夫文章變化,侔于鬼神,斗然來,戛然止。」《歧路燈》第一○回:「忽的鑼鼓戛然止,戲已煞卻。」
迎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事情很容易處理。《晉書.卷三四.杜預傳》:「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後,皆迎刃解,無復著手處也。」《聊齋志異.卷二.陸判》:「著力如切腐狀,迎刃解。」
鎩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鎩羽指鳥傷了翅膀,羽毛脫落。鎩羽歸比喻失意或受挫折回。如:「這場球賽由於挑戰隊實力堅強,使得衛冕隊鎩羽歸。」
沐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沐猴,即獼猴。猴子學人戴上帽子,雖外表裝扮得像人,卻少了人的本質。比喻人徒具衣冠不脫粗鄙本性。也用以譏諷人虛有其表,沒有才能竊據名位。《史記.卷七.項羽本紀》:「人言楚人沐猴冠耳,果然。」《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伍被》:「夫蓼太子知略不世出,非常人也,以為漢廷公卿列侯皆如沐猴冠耳。」也作「木猴冠」、「沐猴衣冠」、「沐猴冠冕」。
不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理淺顯,不待說明即可曉悟。《孟子.盡心上》:「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喻。」《老殘遊記二編》第一回:「當日在揚州與老殘會過幾面,彼此甚為投契,今日無意碰著,同住在一個店裡,你想他們這朋友之樂,儘有不言喻了。」
竭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排盡池湖的水捕魚。比喻一味榨取,不留餘地。《呂氏春秋.孝行覽.義賞》:「竭澤漁,豈不獲得,明年無魚。」《淮南子.本經》:「焚林田,竭澤漁。」也作「涸澤漁」。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