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09.3776 ms
共 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聚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收集。《周禮.天官.大宰》:「八曰臣妾聚斂疏材。」《墨子.天志中》:「聚斂天下之美名而加之焉,曰此仁也義也。」
2.搜刮民財。《禮記.大學》:「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道經洛陽,見西京留守王守恩貪鄙聚斂,刻剝百姓。」
|
聚斂性思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聚斂性思考指個人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按照傳統的方法,以尋求解決問題的正確答案之推理性的思考方式。這是由問題所引起的有方向、有範圍的思考,可由已知或傳統方法獲知結果,也是一種封閉的思考。如果想藉一些事實,歸納或選擇一種正確的結論時,就需要這種思考。
思考是內在認知活動的歷程。每個人在運用記憶和想像從事思考時,必將因個人的認知結構不同,或因引起思考的情境及原因有別,而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如果針對難題,求取解答時,習慣於將問題範圍縮小,並集中注意去尋求唯一答案的思考取向,就是聚斂性思考。聚斂性思考又稱為輻合思考。它的相反詞為擴散性思考(參見「擴散性思考」)。 |
聚斂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聚斂之意,是由相聚兩點或兩個位置,因移動逐漸縮小距離,愈趨愈近,可能合在一處的作用。
在視覺方面,雙目因聚斂而使網膜的視覺印象合而為一;或由習慣性眼肌運動,使視覺軸交叉而固定在中間一點上,以致表面上眼珠能在同時依一定方向運動(上下左右一致)之外,互為左右反向運轉而趨於中間(即俗謂鬥雞眼),稱為聚斂。 在生物進化歷程中,達爾文(C. Darwin,1809~1882)在其[物種源始](Origin of Species)中提出「近似適應」(adaptive resemblance)的說法,以為動物中原本不同的,其後代由適應而逐漸近似,也是聚斂之意。後來蘭開斯特(E... |
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聚集、收集。[例]聚斂、斂財
|
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徵收、搜括。《論語.先進》:「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
|
庸人自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宋史全文.卷二七下.宋孝宗八》:「蕭燧言:『自古聚斂之臣,務為欺誕以衒己能,未有不先紛更制度者。』上曰:『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耳。』」
|
饕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凶惡貪婪的人。《左傳.文公十八年》:「縉雲氏有不才子,貪于飲食,冒于貨賄,侵欲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謂之饕餮。」漢.蔡邕〈太尉李成碑〉:「百司震肅,饕餮風靡。」
|
無與倫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魏.華歆〈請受禪上言〉(據《三國志.卷二.魏書.文帝紀二》裴松之注引《獻帝傳》)漢自章、和之後,世多變故,稍以陵遲,洎乎孝靈,不恆其心,虐賢害仁,聚斂無度,政在嬖豎,視民如讎,遂令上天震怒,百姓從風如歸;當時則四海鼎沸,既沒則禍發宮庭,寵勢並竭,帝室遂卑,若在帝舜之末節,猶擇聖代而授之,荊人抱玉璞,猶思良工而刊之,況漢國既往,莫之能匡,推器移君,委之聖哲,固其宜也。漢朝委質1>,既願禮禪2>之速定也,天祚率土3>,必將有主;主率土者,非陛下其孰能任之?所謂論德無與為比,考功無推讓矣。天命不可久稽,民望不可久違,臣等慺慺,不勝大願。伏請陛下割撝謙之志,脩受禪之禮,副人神之意,慰外內之願。」...
|
德高望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錄5>百揆6>,內外群僚皆應盡敬。於是公卿皆拜。于時軍旅荐興,國用虛竭,自司徒已下,日廩七升,而元顯聚斂不已,富過帝室。 〔注解〕
(1) 元顯:即司馬元顯,生卒年不詳。晉司馬道子之子。
(2) 諷:暗示。
(3) 禮官:職官名。職司禮儀的官員。
(4) 下議:交給下面討論。
(5) 錄:登錄、任用。
(6) 百揆:總理國政之行政長官。
|
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病重。如:「病危」、「垂危」。《隋書.卷六三.元壽傳》:「又命其子捨危惙之母,為聚斂之行。」《聊齋志異.卷二.耿十八》:「新城耿十八,病危篤,自知不起。」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