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6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聽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治理政事。《禮記.玉藻》:「君日出而視之,退適路寢聽政。」《左傳.僖公九年》:「宋襄公即位,以公子目夷為仁,使為左師以聽政,於是宋治。」也作「聽事」。
垂簾聽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女后臨朝管理國事。《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翌日,郭威帥百官請太后臨朝,垂簾聽政。」《三國演義》第二回:「娘娘可臨朝,垂簾聽政,封皇子協為王,加國舅董重大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治理、處理。如:「垂簾聽政」。《周禮.天官.小宰》:「以聽官府之六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人的事情。如:「政事」、「政治」、「從政」。
公家機關的業務。如:「內政」、「財政」、「省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舊時君王聽政、辦事的地方。如:「朝廷」。《孟子.梁惠王上》:「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
不恥下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漢.荀悅《申鑒.政體》:「天子有四時。朝以聽政,晝以訪問……不拒直辭,不恥下問。」
侃侃而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語.鄉黨》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朝1>,與下大夫2>言,侃侃3>如也;與上大夫4>言,誾誾5>如也。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 〔注解〕 (1) 朝:舊時君王聽政、辦事的地方。 (2) 下大夫:職官名。古時大夫分上、中、下三等,等級最低的稱為「下大夫」。 (3) 侃侃:說話從容不迫的樣子。 (4) 上大夫:職官名。古時大夫等級最高的。 (5) 誾誾:音|ㄣˊ |ㄣˊ,和悅直言的樣子。
一鳴驚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非子.喻老》楚莊王1>蒞政三年,無令發,無政為也。右司馬2>御座,而與王隱3>曰:「有鳥止4>南方之阜5>,三年不翅,不飛不鳴,嘿然6>無聲,此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將以長羽翼;不飛不鳴,將以觀民則7>。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子釋之8>,不穀9>知之矣。」處半年,乃自聽政,所廢者十,所起者九;誅大臣五,舉處士10>六,而邦大治。舉兵誅齊,敗之徐州。 〔注解〕 (1) 楚莊王:?∼西元前591。春秋時楚國國君,為春秋五霸之一,諡莊。 (2) 右司馬:掌理軍事之官。《呂氏春秋.審應覽.重言》引作「成公賈」。 (2) 隱:隱語,此處指打比方。 (4) 止:棲息。 ...
防微杜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漢和帝即位時只有十歲,由竇太后臨朝聽政。因為和帝並非竇太后親生的兒子,所以太后處心積慮地架空和帝,培養娘家的勢力。她讓自己的哥哥竇憲當上大將軍,掌握軍權,其他的三個兄弟竇篤、竇景、竇環也都封侯進爵,朝政幾乎都由竇氏的親人、姻親所把持,甚至連地方的官員都是由竇家所安排的,權傾一時。當時的司徒丁鴻,對竇氏專權禍國十分不滿,是少數沒有向竇氏低頭的大臣。那時剛好發生了日蝕,丁鴻藉機向和帝上書,希望和帝能夠壓抑竇氏。他引《詩經》的話說:「現在上天已經用災異之象來警告我們,我們不能遊戲豫樂,不當回事。」希望和帝能親攬政權,從小處防範弊病,並制止它逐漸擴大,這樣才可以除去禍患,聚集福慧。後來和帝命丁鴻為太...
居安思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舊唐書.卷一七二.蕭俛列傳》:「雖時啟於延英,從容四輔;慮稍稀於聽政,廢失萬機。居安思危,不可忽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