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4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興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興辦學校,提振教育。如:「他為地方出錢出力興學,希望能提升民眾素質。」
武訓興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訓(1838~1897)原名武七,「訓」為朝廷之賜名;山東堂邑柳林鎮人,生於清道光十八年,卒於光緒二十三年。武訓早歲喪父,從母乞食於市;七歲喪母,以後且傭且乞。待年紀稍長,自恨不識字常受人欺,遂立志興辦義學,以拯救同淪窮苦之後輩。自此武訓將平日傭乞所得,均寄於商家代放生息,積蓄三十年,至光緒十二年(1886),興辦義學之基金與地產已近充足,地方士紳復感其義行,遂有捐助並代為籌畫,終於光緒十四年順利成立崇賢義塾,武訓時年五十。
  崇賢義塾分蒙學、經學二級,其塾師乃由武訓親自造訪跪請,方始應聘。然貧苦子弟迫於家計,初就學並不踴躍,亦經武訓分別造訪各家跪求,方得蒙學學童三十餘人,經...
〔捐資興學褒獎條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十八年(1929)一月二十九日,國民政府首度公布〔捐資興學褒獎條例〕,全文計十四條;其後歷經三十三年十二月十日、三十四年五月十日、三十六年六月二十六日、五十三年一月六日等四次修正,至八十二年七月三十日經報奉總統府華總(一)義字第三七○八號令廢止。八十三年二月二十三日,教育部又再另定〔捐資教育事業獎勵辦法〕,以資適用。
  原〔捐資興學褒獎條例〕規定,凡私人或團體捐助公立或已立案之私立學校、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體育館、民眾教育館及其他有關教育文化事業者,均可依該條例給予褒獎。褒獎方式分獎狀、獎章及匾額三種。獎狀分四等,由省政府或直轄市政府給予之;獎章分金質、銀質兩種,由教育...
庚款興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庚款興學係指以各國退還之庚子賠款,興辦教育事業。清末光緒二十七年(1901),因義和團事件召致八國聯軍入京,被迫簽訂〔辛丑和約〕,賠款四億五千萬兩,依據條約,清廷於次年起應分三十九年償完,年息四釐。光緒三十四年五月,美國國會通過將美國所得占百分之七強的賠款,扣除實應賠償之部分外,餘均退還中國的議案,並指定該款用於協助中國發展教育及文化事業。清廷依照協議遂運用此減收賠款,自撥還之年起(宣統元年,1909),前四年每年擬遣派學生約一百名赴美遊學,第五年起,每年至少續派五十名,以達為國育材之計。
  清廷為執行此派遣遊學事務,且在北京設立遊美學務處,由外務部、學部派員管理,綜司考選學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創立、建造。如:「興辦」、「興建」、「興學」。唐.韓愈〈與孟尚書書〉:「及秦滅漢興且百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手不釋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晉書.卷一二一.李雄載記》:「時海內大亂,而蜀獨無事,故歸之者相尋。雄乃興學校,置史官,聽覽之暇,手不釋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尊長或在上位的人。《禮記.王制》:「樂事勸功,尊君親上,然後興學。」《孝經.士章》:「忠順不失,以事其上。」
雙管齊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張璪善畫松,能手握雙管,一管畫生枝,一管畫枯幹。見宋.郭若虛《圖畫見聞誌.卷五.張璪》。後比喻兩件事同時進行,或同時採用兩種辦法。《掃迷帚》第二四回:「小弟愚見,原思雙管齊下,一邊將迷信關頭,重重勘破,一邊大興學堂,歸重德育,使人格日益高貴。」
依樣畫葫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檢,領宋州歸德軍節度使,掌握兵權。後發動陳橋兵變,即帝位,國號宋,結束五代擾攘的局面。天下既定,務農興學,慎刑薄斂,與百姓休息,但過度重文輕武、偏重防內,造成宋朝長期的積弱不振。在位十六年,廟號太祖。 (3) 翰林:職官名。唐宋為內庭供奉之官,方技、雜流,亦待詔翰林。 (4) 葫蘆:植物名。葫蘆科葫蘆屬,一年生蔓草。以其果實狀似壺及蘆,故稱為「壺蘆」。全株有毛。莖細長,以卷鬚絡於他物;葉掌狀淺裂、具齒、互生;花單性、同株、色白而有綠線,萼漏斗。瓜果粗長,初生有細毛,成熟後,皮面光滑。可供食用及藥用。 (5) 玉堂之壁:翰林院的牆壁。玉堂,北宋太宗淳化年間,賜翰林「玉堂之署」四字,後遂用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