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99.09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舞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中國古代舞樂多為大型套曲形式,其內容包含樂器演奏、歌唱、舞蹈。
稚兒舞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日本古典藝能名詞。為富山縣鍾新川郡立山町堆山神社之古代盛大的祭典。持長劍舞動,稱為《鉾舞》〔參見《鉾舞》(Hoko Odori)〕。現僅存有稚兒舞;舞蹈形式有大稚兒與小稚兒,分別由各兩名青年參加,持刀與扇為道具。
〔見稚兒猿樂(Chigo Sarugaku)〕。
舞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具名。日本古典藝能之道具的一種,乃專為《舞樂》演出所使用之面具。其面形之表現最大特徵為象徵性面具。舞樂中使用面具的有《陵王》、《胡飲酒》、《安摩》、《二舞》、《採桑老》、《散手》、《還城樂》、《拔頭》、《新鳥蘇》、《進宿德》、《退宿德》、《納蘇利》、《蘇利古》、《皇仁庭》、《貴德》、《胡德樂》、《崑崙八仙》、《綾切》、《地久》等曲目。其面形之大小介於《伎樂面》〔見(伎樂面)〕與《能面》之間。其中《陵王》與《納蘇利》二曲所用面具象徵龍,《崑崙八仙》象徵鶴,《胡飲酒》與《還城樂》象徵醜怪的胡人。有趣的是《二舞》中之老翁為笑面,老婦為罹患癩病的腫面。此外,《陵王》與《還城樂》所用面具以垂吊方式使下...
演劇博物館《演劇百科大事典.第五卷》1961、郡司正勝《日本舞踊辭典》1977。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悅。如:「快樂」、「歡樂」、「樂不可支」、「樂極生悲」。
喜歡去做。如:「樂此不疲」、「樂於助人」、「樂善好施」。
有節奏而和諧動人的聲音。如:「音樂」、「樂曲」、「樂章」。
喜好。如:「樂山樂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配合節奏表演各種姿勢的動作。如:「跳舞」、「手舞足蹈」、「載歌載舞」、「舞步輕盈」。
舞蹈的名稱。如:「交際舞」、「芭蕾舞」、「華爾滋舞」。
揮動、耍動。如:「舞劍」、「舞棒」。
賣弄、玩弄。如:「舞弊」、「舞文弄墨」。
飛揚、飛翔。如:「飛舞」、「眉飛色舞」。
興起。如:「鼓舞」。
夙興夜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是最早的詩歌總集,採集周初至春秋中葉五百年間的民歌和朝廟樂章,非一時一地一人所作,今存三百零五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其中「風」是各國的民間歌謠,由諸侯採集境內的民歌,貢獻於天子,再交樂官整理,配上舞樂。〈氓〉是一首棄婦自訴怨傷之詩。她當了三年的媳婦,每天為了家事操勞,沒有時間在房間裡休息,早起晚睡,每天都在工作。本來以為這樣可以和丈夫白頭偕老,沒想到最後卻被拋棄了,只能為自己的遇人不淑感到哀傷。典源又見《詩經.小雅.小宛》。其中勉勵人「夙興夜寐」,要不斷地求進步,不要辱及父母。另外,《詩經.大雅.抑》中亦勉勵人「夙興夜寐」,要早起晚睡,灑掃庭堂和室內,做為眾人的表率。後來「夙興夜寐...
盡善盡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語.八佾》子謂〈韶〉1>:「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2>:「盡美矣,未盡善也!」 〔注解〕 (1) 〈韶〉:音ㄕㄠˊ,相傳為古代虞舜時的樂曲名稱,以簫為主樂器,舞者手執長簫,在幽悠清柔的簫音裡,緩緩起舞,故又稱〈簫韶〉。 (2) 〈武〉:周武王時的舞樂名,傳為周公所作,內容是歌頌武王武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糧食。《管子.問》:「問死事之寡其餼廩何如。」唐.尹知章.注:「廩,米粟之屬。」宋.蘇軾〈和公濟飲湖上〉詩:「與君歌舞樂豐年,喚取千夫食陳廩。」
八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周代天子用的樂舞。佾,指舞列。天子八,諸侯六,大夫四,士二。「八佾」指舞生縱橫各八人,共六十四人組成。《論語.八佾》:「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漢.張衡〈東京賦〉:「冠華秉翟,列舞八佾。」
2.特指祭祀孔子的樂舞。佾生人數的多寡,事關受禮者的身分和地位,故有八佾、六佾、四佾的分別。八佾舞本當用於天子,自漢武帝獨尊儒術,公羊家尊孔子為素王,漢平帝追諡為褒成宣尼公,唐玄宗追諡為文宣王,西夏仁宗更追諡為文宣帝,後人乃以八佾舞配祀孔子,以示尊崇。
3.《論語》篇名。
盡美盡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盡善盡美」之典源,提供參考。 《論語.八佾》子謂〈韶〉1>:「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2>:「盡美矣,未盡善也!」 〔注解〕 (1) 〈韶〉:音ㄕㄠˊ,相傳為古代虞舜時的樂曲名稱,以簫為主樂器,舞者手執長簫,在幽悠清柔的簫音裡,緩緩起舞,故又稱〈簫韶〉。 (2) 〈武〉:周武王時的舞樂名,傳為周公所作,內容是歌頌武王武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