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7.52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荀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荀爽(128~190),字慈明,又名諝;荀淑之子。幼而好學,年十二,能通〔春秋〕、〔論語〕,太尉杜喬稱道曰:「可為人師。」爽遂專研經書,摒除酬酢,不受朝廷徵召。荀淑有子八人,時人謂之「八龍」,譽為:「荀氏八龍,慈明無雙。」後遭黨錮,隱居海上;又南遁漢水之濱,十餘年間勤於著述,為世碩儒。獻帝即位,董卓輔政,再度徵召,爽推辭不准,拜平原相;行至宛陵,復晉封為光祿勳;視事三日,進拜司空。爽見董卓極其殘暴,必危害社稷,因而辟舉皆取才略之士,共圖國事,亦與司徒王允及卓長史何顒等為內謀。不幸當此之際病卒,享年六十三歲。按〔獻帝紀〕,荀爽死於初平元年夏五月,傳言六十三,故遂推當生於順帝永建三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舒適暢快的感覺。如:「舒爽」、「精神爽快」、「神清氣爽」。
清朗、明亮。如:「爽朗」、「秋高氣爽」。
差、失誤。如:「爽約」、「百試不爽」。
不拘小節的。如:「豪爽」、「直爽」、「他為人十分爽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國名。周代諸侯國,春秋時為晉所滅,故城約在今大陸地區山西省新絳縣西。
2.一種草。也稱為「荀草」。《山海經.中山經》:「青要之山有草焉,其狀如葌,而方莖黃華赤實,其本如稿本,名曰荀草,服之美人色。」
3.姓。如戰國時趙國有荀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相合、相當。《後漢書.卷六二.荀爽傳》:「截趾適履,孰云其愚!」宋.蘇軾〈答莫提刑啟〉:「得請江湖,雖適平生之願。」
庶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民、百姓。《禮記.大傳》:「庶民安,故財用足。」《三國演義》第六回:「即日罷楊彪、黃琬、荀爽為庶民。」也稱為「庶黎」、「庶眾」。
引經據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荀淑是戰國荀子的第十一世孫,他的品行高潔,博學多聞,有「神君」之稱。虎父無犬子,他的八個兒子也都才華出眾,時人稱為「荀氏八龍」。荀爽是荀淑的第六個兒子,論到才學,則是排第一位,有「荀氏八龍,慈明無雙」的評贊。荀爽自幼聰明好學,十二歲時便能通曉《春秋》、《論語》。桓帝時,太常趙典薦舉荀爽至孝,拜為郎中。後來為了躲避黨錮之禍,荀爽隱居漢水濱十餘年,專事著述,著有《禮》、《易傳》、《詩傳》、《尚書正經》、《春秋條例》、《漢語》、《新書》等書,而有碩儒之稱。黨錮解除之後,司空袁逢薦舉荀爽為官,但荀爽未就職。當時社會動亂,禮教崩壞,人們通常不為妻子服喪,或在為父母服喪期間仍到別人家中弔問喪疾,或者私自為...
易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書以沈延國論點加以延伸,確定京房是以十二辟卦所統領的六十卦反復配六十鐘律,八宮卦、納甲、納音則是由荀爽、虞翻、干寶等另一非京氏《易》學流派演變而來《四庫提要》稱“發揮漢儒之學,以荀爽,虞翻為主,而參以鄭康成、宋鹹、干寶諸家之說,皆融會其義,自為注而自疏之。”,從《京氏易傳》出現後,遂取代京房原有的模式。 結構 易經的內容以「卦」組成,共有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六層組成,每一層稱為「爻」(粵音:淆,餚,肴)。每一爻以一條長的橫線「⚊」代表陽,稱為「陽...
援經據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引經據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荀淑是戰國荀子的第十一世孫,他的品行高潔,博學多聞,有「神君」之稱。虎父無犬子,他的八個兒子也都才華出眾,時人稱為「荀氏八龍」。荀爽是荀淑的第六個兒子,論到才學,則是排第一位,有「荀氏八龍,慈明無雙」的評贊。荀爽自幼聰明好學,十二歲時便能通曉《春秋》、《論語》。桓帝時,太常趙典薦舉荀爽至孝,拜為郎中。後來為了躲避黨錮之禍,荀爽隱居漢水濱十餘年,專事著述,著有《禮》、《易傳》、《詩傳》、《尚書正經》、《春秋條例》、《漢語》、《新書》等書,而有碩儒之稱。黨錮解除之後,司空袁逢薦舉荀爽為官,但荀爽未就職。當時社會動亂,禮教崩壞,人們通常不為妻子服喪,或在為...
引經據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引經據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荀淑是戰國荀子的第十一世孫,他的品行高潔,博學多聞,有「神君」之稱。虎父無犬子,他的八個兒子也都才華出眾,時人稱為「荀氏八龍」。荀爽是荀淑的第六個兒子,論到才學,則是排第一位,有「荀氏八龍,慈明無雙」的評贊。荀爽自幼聰明好學,十二歲時便能通曉《春秋》、《論語》。桓帝時,太常趙典薦舉荀爽至孝,拜為郎中。後來為了躲避黨錮之禍,荀爽隱居漢水濱十餘年,專事著述,著有《禮》、《易傳》、《詩傳》、《尚書正經》、《春秋條例》、《漢語》、《新書》等書,而有碩儒之稱。黨錮解除之後,司空袁逢薦舉荀爽為官,但荀爽未就職。當時社會動亂,禮教崩壞,人們通常不為妻子服喪,或在為...
采光剖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采集金子,剖取璞中之玉。比喻挑選人才。漢.荀爽〈與郭叔都書〉:「鹽車之驥,自非伯樂,無以顯名,采光剖璞,以獨見寶,實為足下利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