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649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蒼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百姓。《書經.益稷》:「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蒼生。」《三國演義》第九三回:「以致社稷丘墟,蒼生塗炭。」明.于謙〈詠煤炭〉詩:「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也稱為「蒼民」。
天下蒼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部的人民。《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願吾君萬壽千秋,乃天下蒼生之同幸也。」
霖雨蒼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恩澤廣被於民。用以頌揚廉吏施善政。如:「此項政令發布,造福百姓,霖雨蒼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青色、綠色。如:「蒼天」、「蒼松」。
灰白色。如:「蒼白」、「蒼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命。如:「生物」、「生靈」、「輕生」、「殺生」、「捨生取義」、「起死回生」。
生育。如:「生日」、「生殖」、「生兒育女」。
成長、滋長。如:「生長」、「滋生」、「生成」、「生生不息」。
活著。如:「生存」、「人生於世」、「生不逢時」。
不熟悉。如:「生人」、「生字」、「生手」、「生疏」、「面生」。
沒有煮熟的。如:「生肉」、「生米」、「生冷」、「半生不熟」。
產生。如:「發生」、「生事」、「生利」、「生財有道」、「你可別再生出什麼新花樣!」
生活、生計。如:「謀生」、「生路」、「無以為生」。
非常。如:「生恐」、「生怕」。
老師稱呼弟子或弟子自稱。如:「學生」。
量詞。用於計算一輩子的單位。如:「三生三世」、「緣定三生」、「三生姻緣」。
不可一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濂溪,沐浴於光風霽月之中,以消釋其偏蔽,則他日得君行道,必無新法之煩苛,必不斥眾君子為流俗,而社稷蒼生將有賴焉。嗚呼!豈非天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黃庭堅〈跋范文正公帖〉。 (2) 王荊公:王安石(西元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老人,宋臨川人。博覽強記,工書畫,尤善詩,而文詞簡練。神宗時為相,改革政治,銳行新法,因反對者眾多,沒有成功。封荊國公,卒諡文。 (3) 懷刺:身懷名片。刺,名片、名帖。 (4) 濂溪:周敦頤(西元1017∼1073),字茂叔,宋道州營道人。著《太極圖說》及《通書》,為宋理學之開山祖,二程皆其弟子,世稱濂溪先生,卒諡元公。 (5) 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缺、空出。如:「虛位以待」。《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列傳》:「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唐.李商隱〈賈生〉詩:「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出仕、舉用。如:「起用」、「東山再起」。《戰國策.秦策二》:「召公孫顯於韓,起樗里子於國。」宋.辛棄疾〈水龍吟.老來曾識淵明〉詞:「甚東山何事,當時也道,為蒼生起。」
搜索枯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習習3>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巔崖受辛苦。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 〔注解〕 (1) 碗:指盛茶水的碗,體積較杯子為大。 (2) 喉吻:喉頭與嘴脣。 (3) 習習:舒和的樣子。
東山再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朝人謝安性情恬淡,不喜歡作官,所以辭了官職,帶著家人隱居在東山。朝廷屢次要他再度出仕,他都加以婉拒。直到後來,才接受桓溫的召請,出任為司馬,掌理軍政。出發上任時,許多官員在新亭為他送行,中丞高靈喝了幾杯酒後,開玩笑地對謝安說:「你之前隱居在東山,屢次不肯應召出仕,大家都說:『安石(謝安字安石)不肯出來當官,怎麼對得起天下蒼生呢?』今天你終於肯出來了,天下蒼生又怎麼對得起你呢?」謝安聽了,只是微笑不語。謝安此次再度任職,為朝廷立了不少功勞,官至宰相。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東山再起」,用來比喻官員退隱後,再度出任官職。亦用於比喻失敗後重新崛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