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藏文、滿文大藏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歷經二千餘年的傳佈,久已成為世界性的宗教,藏文、滿文佛經的翻譯,不僅保存了我國少數民族的語文及思想,同時也有助於東方文化的保存,是舉世罕見的珍貴史料。本院典藏清康熙、乾隆兩朝藏文大藏經共一二二函,乾隆朝內府木刻朱印滿文本大藏經共三十二函,合計共一五四函。每函經篋,由經葉、經板、經衣所組成。泥金寫本藏文甘珠爾經的經葉,正反兩面,以金泥正楷書寫,每函自三百葉至五百葉不等,經葉依序疊放後,在邊圍即呈現金泥彩繪的法螺、法輪、寶傘、白蓋、蓮花、寶瓶、金魚、盤腸八吉祥圖案。經板分為內外兩層,外層上下各一塊紅漆木質經板,其正面有「唵嘛呢叭咪吽」六個梵文金字。內層上下各一塊深藍木質經板,頂塊反面塑有頂禮佛、頂禮法、頂禮僧的梵藏對照金字,兩側各繪佛像一尊。頂塊正面依次有白、藍、綠、紅、黃五色絲綢,各繡有梵藏字母及八吉祥圖案,底塊經板有彩繪的五尊佛像。內外兩層經板將經葉含夾以後,以絲質經索綑紮,並附上白色哈達,然後以黃綾經衣包裹,就成了完整一函的經篋。
藏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藏經的簡稱。參見「大藏經」條。
藏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家諸書的彙刻。為梁武帝於華林園中總集佛家經典所編成。五千四百卷。沙門寶唱撰經目錄。為佛經有藏之始。簡稱為《藏經》。
〔德藏經〕(天德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藏經〕乃天德教經典之總稱,分經、律、論、行品四類,八部,都一千餘卷,均為教主蕭大宗師口授及手著,群經教義,皆是古聖仙佛聖賢所遺留之精華,以助修持之階梯,由淺入深,以究天人之學,而通聖道,並完成三期普渡之願,是為本經所出之本意。
  溯自無生乃道之母,無形乃道之始,動靜乃道之基,天地乃道之體,道基於靜,靜生動,動生天地,天地生萬物,是故天地萬物,動靜陰陽,化生無窮,是皆道之所生所成。又「無生:無生聖母,為道之始,亦稱無極老母。無形:為無形道祖,無形古佛,為道之始。經云『無形造化』即是指此。」
  儒家明是理,著易禮詩書春秋諸經,引人止於至善,又以大學為各經之端,發明性...
〔大藏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藏經〕是佛教文獻彙編而成的叢書總名稱,初稱〔眾經〕、〔一切經〕,亦稱〔藏經〕。〔大藏經〕整理分類的起源,始於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去世不久。釋氏一生沒有留下成文的著作,其教義只在弟子中口授流傳。為了傳播他的遺教,弟子們將他的說教分成兩類,一類稱修多羅(Sutra),是佛說中的基本教義,即經藏;一類稱毗奈耶(Vinaya),是佛說中屬於佛教徒必須遵循的清規戒律,即律藏。後來,教義不斷補充以新的解釋,乃逐漸形成論藏部分,稱阿毗曇(Abhidharma),這就是經、律、論「三藏」的最初形態,也是〔大藏經〕中最基本的印度佛教原典部分。約在西元前後,印度佛教原典開始用文字記錄並向國外傳播;又由於傳播...
〔中華大藏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華大藏經〕,又稱〔中華藏〕,為藏經版之一種,民國四十五年(1956),由屈映光(文六)、趙恆惖、鍾槐村、朱繹民(鏡宙)、蔡運辰(念生)等居士所發起籌組之「修訂中華大藏經會」所倡印;其中,以趙恆惖為正編審,屈映光為副編審,蔡念生為主編,並得當時東初、道安、續明等法師所響應支持。由於規模鉅大,而人力財力有限,並未完全達成修訂之目的,僅就各種版本重行編纂,影印行世。
  「大藏經」一辭,指經、律、論三藏聖教,中國隋唐以後,始有此稱呼;而漢文佛教藏經之雕板印行,起於宋朝,由〔磧砂藏〕之影印流通,可資考證。元明兩代,均有藏經,唯今不易尋得全藏;清朝雍正敕編〔龍藏〕刊行,版本尚完好;民國...
[元代官刻本大藏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代官刻本大藏經]於1982年12月在雲南發現,現存32卷,今藏雲南省圖書館。經板較所有藏經為大,每版7個半頁,共42行,每半頁6行,行17字。行間疏朗,字體嚴謹,上下有外粗內細的雙欄線,每枝中縫及卷首經名下刻有千字文編次,版式為經摺裝。此藏的十宇文編次,據殘存的32卷依次排列,應列「于」字。全藏至少為651函,6,500餘卷,人經內容僅次於[趙城藏],是當時規模最大的一部藏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佛教、道教經典的總稱。如:「道藏」、「藏經」。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八上.滇遊日記八》:「寶臺大寺,為立禪師所建,三年前立師東遊請藏,久離此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織布機或編織物上的直線,稱為「經」。
連接地球南、北兩極的假想直線。如:「東經」、「西經」。
常常。如:「經常」。
具有典範地位的著作。如:「易經」、「四書五經」。
記載宗教教義的書籍。如:「佛經」、「聖經」、「可蘭經」。
女性月經的簡稱。如:「經期」、「停經」。
從事、謀劃。如:「經商」、「經營」。
歷、過。如:「經過」、「經驗」、「經年累月」、「身經百戰」。
治理、管理。如:「經國大業」、「經世濟民」。
縊死。如:「自經而死」。
人體的脈絡。如:「經脈」、「經絡」、「七經八脈」。
一種中文傳統圖書的分類名稱,主要收錄儒家典籍及文字形、音、義方面的著作。如:「經部」、「經、史、子、集」。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道事情的結果,卻不知道造成結果的原因。唐.李節〈餞潭州疏言禪師詣太原求藏經詩序〉:「論者不思釋氏扶世助化之大益,而疾其雕鎪綵繪之小費。吾故曰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者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