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7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西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西方邊境民族的總稱。《詩經.小雅.出車》:「赫赫南仲,薄伐西戎。」秦.李斯〈上書諫逐客〉:「此五子者,不產於秦,而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
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位名。與「東」相對。如:「西方」、「西經」、「西半球」、「夕陽西下」。
歐美西方國家的。如:「西文」、「西餐」、「西語」、「西裝」、「西醫」。
泛指歐美各國。如:「中西交流」。
西班牙的簡稱。如:「西、葡兩國結盟」。
西席:指家塾老師。
歸西:指死亡。如:「好不容易得到姑姑的消息,她竟已歸西。」
西西:量詞。用於計算容量的單位。一西西等於千分之一公升。或稱為「毫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泛指中國古代西方的民族,多從事游牧,少部分農耕,先秦時代和中原各族時戰時和。如商周時的西戎,秦朝的狄等。[例]戎狄、西戎、犬戎
緣木求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ㄠˊ,使之來朝。 (3) 蒞:音ㄌ|ˋ,光臨、來到。此處有君臨、統治之意。 (4) 四夷: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的總稱。 (5) 若:如此。 (6) 所為:指興兵結怨之事。為,音ㄨㄟ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就、於是。《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乃前,拔劍擊斬蛇,蛇遂分為兩。」《文選.李斯.上書秦始皇》:「而穆公用之并國三十,遂霸西戎。」
投桃報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是春秋衛武公所作,用以自勵之詩。周公平定武庚之亂後,封康叔於衛,建立衛國。康叔的八世孫姬和因為攻滅西戎有功,受周平王賜爵,是為衛武公。衛武公治理國家的態度十分開明,總是廣納百官的意見,做為施政的參考,因此得到衛國人民的愛戴,讓衛國成為春秋初年的大國。衛武公在詩中自勉道:「人民都效法你的德行,所以你要使你的行為又善良又美好。你要謹慎行為,不失於禮儀,不踰越本分,不害於道理,那麼就很少人不以你做為準則了。因為人家送給我桃子,我回報他李子,這是很合理的。如果有人說小羊的頭上生了角,那就是在欺騙人了。」後來「投桃報李」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朋友間友好往來或相互贈答。
耳提面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是現存最早的詩歌總集,採集周初至春秋中葉五百年間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樂章,非一時一地一人所作,共三百零五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雅」是朝廷上的樂歌,又分為大雅、小雅。〈抑〉一詩出自大雅,相傳是春秋衛武公所作,用以自勵之詩。周公平定武庚之亂後,封康叔於衛,建立衛國。康叔的八世孫姬和因為攻滅西戎有功,受周平王賜爵,是為衛武公。衛武公治理國家的態度十分開明,總是廣納百官的意見,做為施政的參考,因此得到衛國臣民的愛戴,讓衛國成為春秋初年的大國。在這一段詩中,衛武公表達了他對後代子孫的關心與懇切叮嚀,他說:「這些年輕人啊!還不懂得分辨善惡得失。為了怕他們迷失方向,我不僅當面告誡他們,還用手提拉著...
厲兵秣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ò mǎ lì bīng釋義︰即「厲兵秣馬」。見「厲兵秣馬」條。 01.《晉書.卷九七.四夷列傳.西戎》:「今將秣馬厲兵,爭衡中國。」 02.元.耶律楚材〈答楊行省書〉:「北闕之恩,秣馬厲兵,可報西門之役。」 參考詞語︰勵兵秣馬注音︰ㄌ|ˋ ㄅ|ㄥ ㄇㄛˋ ㄇㄚˇ漢語拼音︰lì bīng mò mǎ釋義︰勵,通「厲」。「勵兵秣馬」即「厲兵秣馬」。見「厲兵秣馬」條。 01.唐.陳子昂〈為建安王與遼東書〉:「請都督勵兵秣馬,以待此期。」 02.《水滸傳.第九四回》:「山士奇到壺關,知蓋州失守,料宋兵必來取關,日日勵兵秣馬,准備迎敵。」 參考詞語︰礪戈秣馬注音︰ㄌ|ˋ ㄍㄜ ㄇㄛˋ ㄇㄚˇ漢...
得不償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漢書.卷八七.西羌傳》論曰:「……自西戎作逆,未有陵斥上國若斯其熾也。和熹以女君親政,威不外接。朝議憚兵力之損,情存苟安。或以邊州難援,宜見捐棄;或懼疽食浸淫,莫知所限。謀夫回遑,猛士疑慮,遂徙西河四郡之人,雜寓關右之縣。發屋伐樹,塞其戀土之心;燔破貲積,以防顧還之思。於是諸將鄧騭、任尚、馬賢、皇甫規、張奐之徒,爭設雄規,更奉征討之命,徵兵會眾,以圖其隙。馳騁東西,奔救首尾,搖動數州之境,日耗千金之資。至於假人增賦,借奉侯王,引金錢縑綵之珍,徵糧粟鹽鐵之積。所以賂遺購賞1>,轉輸勞來2>之費,前後數十巨萬。或梟剋酋健,摧破附落,降俘載路,牛羊滿山。軍書未奏其利害,而離叛之狀已言矣。故得不酬...
玩物喪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周時,武王姬發遵其父文王之遺志,即位的第二年起兵滅商紂,取得了天下,建立周王朝。從此武王威名遠播,中原地區外的部族首領,常進貢奇珍異物。有一次,西戎進貢了一種特有的獒犬,武王因仍陶醉於滅紂的戰功中,所以放縱自己,耽於逸樂,整天與獒犬遊獵嬉戲,荒廢了朝政。朝中大臣召公見此情況,便作〈旅獒〉一文勸諫武王,其中有兩句話說:「一味把人當成玩弄的對象,那是喪失做人的道德;一味玩賞器物,將喪失原有的雄心壯志。」武王於是從善如流,收斂心性,重新回到政務上,專心於國事。後來「玩物喪志 」被用來形容沉溺於某樣的事物,因而荒廢了應做的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