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97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親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親善接近。《史記.卷八八.蒙恬傳》:「親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則參乘,入則御前。」《紅樓夢》第三二回:「你既拿小姐的款,我怎麼敢親近呢!」
2.親信的臣子。《商君書.修權》:「賞厚而利,刑重而威,必不失疏遠,不違親近。」
親近同寄居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親近同寄居蟹兩大螯鉗部與腕節皆佈有濃密的羽狀剛毛,掌部兩側緣有刺列,表面無刺或偶分佈有小刺,腕節表面有許多小刺或顆粒;左螯鉗部表面無刺。步足從指節至長節表面皆有鬃刷狀剛毛束,指節腹緣有9或10根小刺,第四步足的爪狀指節短,前節腹面有一列卵狀角質突起。尾柄末緣中間凹陷淺,左右葉各有棘刺列。最大體型紀錄為盾板長11.3 mm。盾板呈乳黃和橘紅色,眼柄為粉紅和橘紅色條紋。兩大螯鉗部為白或乳黃色,並帶有橘紅色調,腕節為乳白至橘紅色,長節為白色並帶有橘紅色橫帶,或整節為橘紅色。步足指節白色,末端橘紅,前節與腕節側面有橘紅色條紋或色塊,長節側面有弧形的橘紅色橫帶或整節為橘紅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接近。如:「親近」、「親信」、「親和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親密。如:「親近」。《論語.陽貨》:「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一丘之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書.卷六六.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楊敞》長樂者,宣帝在民間時與相知,及即位,拔擢親近。長樂嘗使行事(隸)〔肄〕宗廟,還謂掾史曰:「我親面見受詔,副帝(隸)〔肄〕,秺侯御。」人有上書告長樂1>非所宜言,事下廷尉2>。長樂疑惲3>教人告之,亦上書告惲罪:「……惲聞匈奴4>降者道單于5>見殺6>,惲曰:『得不肖7>君,大臣為畫善計不用8>,自令身無處所9>。若秦時但任小臣,誅殺忠良,竟以滅亡;令10>親任大臣,即至今11>耳。古與今如一丘之貉。』惲妄引亡國以誹謗當世12>,無人臣禮。……。」上不忍加誅,有詔皆免惲、長樂為庶人。 〔注解〕 (1) 長樂:戴長樂。西漢時人,生卒不詳。宣帝寵臣,官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接近、親近。《禮記.禮運》:「諸侯以禮相與,大夫以法相序。」《宋史.卷三三六.司馬光傳》:「所言盡害政之事,所與盡害政之人。」
杯弓蛇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 詣見:前往拜訪。詣,音|ˋ。 (6) 主簿:古時,郡府及縣廷均有此官。為太守及縣令身旁親近屬吏,相當於今之主任祕書。 (7) 杜宣:東漢人,生卒年不詳。應郴下屬。 (8) 羸露:瘦弱,身體衰弱。羸,音ㄌㄟˊ。 (9) 赤弩:紅色的弓。弩,音ㄋㄨˇ。 (10) 攻治萬端:用盡各種方法治病。 (11) 愈:通「癒」,痊癒。 (12) 闚視:探望。闚,音ㄎㄨㄟ。通「窺」。 (13) 還:返回。 (14) 聽事:古代官府治理政務之所在。聽,通「廳」。 (15) 顧:回頭。 (16) 鈴下:漢代縣級屬吏,職掌內容不詳。 (17) 夷懌:平和喜悅。懌,音|ˋ。 (18...
反求諸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技術勝於自己的人,應該反過來檢討自己,再加強改進。《孟子.離婁上》則是提到:「我喜愛人們,但人們卻不親近我,就表示自己還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就要自我反省,盡己所能,再好好修養自己的德行。」這二處所說的雖然是不同的事件,但卻都表達了同一個意念,在為人處事上,要時時「反求諸己」,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別人,或是將責任歸咎於他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親近。《周禮.夏官.形方氏》:「使小國事大國,大國比小國。」漢.鄭玄.注:「比,猶親也。」
投鼠忌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寶貴的器物旁,為怕傷及器物,所以不敢出手。這種情況正如眾人明明想懲處皇上身旁的奸佞,但卻因為他們是親近皇上的高官大臣,為怕傷及皇上,所以只好作罷。再說,皇上本是以禮義廉恥來治理大臣,即使他們真有重大過失,寧可賜死也不會施以羞辱。因此,在刑法上,士大夫們也不會遭受黥面割鼻這樣的刑罰。這種種舉措,都是因為大家尊重、敬愛皇上,怕若施加刑懲於這些親近皇上的重臣,會使皇上一併有受辱的感覺啊!賈誼所說的這段話,是把皇上比喻成珍貴的器物,而把四周的奸佞大臣比喻成有害的老鼠,完全圍繞著「欲投鼠而忌器」這個諺語來說理。後來「投鼠忌器」被用來比喻欲除害,但因有所顧忌而不敢下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