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509 ms
共 1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詮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文字解釋或指解釋的文字。如:「這書將莊子的思想詮釋得很好。」唐.顏師古〈策賢良問五道〉:「厥意如何?佇問詮釋。」
|
詮釋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詮釋學1.1 基本理論1.2 教育上的意涵1.3 中英文關鍵字1.4 參考資料 詮釋學 詮釋學(Hermeneutik,herméneutique,hermeneutics)舊譯為「解釋學」或「聖經解釋學」。過去把它譯為「聖經解釋學」或者「釋經學」是有歷史根據的,因為這門學問本來就源自於對神諭的解釋,而盛行於西方中古時期,以至今日的基督宗教神學傳統中。今日在基督宗教...
|
詮釋資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詮釋資料譯自英文「metadata」,其他的中文翻譯還包括:後設資料、元資料等;大陸地區則翻譯為元數據。 該詞根據字面意義是「有關資料的資料」(data about data),其中「meta」源自希臘字根,意義包括:變化、代替、超越於、在~之後、在~之間,及變質的過程等。「data」代表任何的資源,諸如數位影像、資料庫、圖書、博物館的藝術品、檔案館的檔案記錄、後設資料記錄、服務、實際地點、人、事件、概念等。詮釋資料此詞彙的使用起源於1960至1970年代的資料庫領域,1990年代由於網際網路的興起與應用,目前已被不同社群廣泛利用,因此也有各種定義,端視特定社群或使用情境而包含不同的意義。綜合...
National Information Standards Organization (2004). Understanding metadata. Retrieved May 16, 2012, from http://www.niso.org/publications/press/UnderstandingMetadata.pdf.
|
詮釋螺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詮釋螺旋概念係德國哲學家嘉達美(Hans-Georg Gadamer, 1900~)以理解的先前結構為基點,參酌詮釋循環概念,強調存理解過程中,透過主體與文獻典籍之辯證互動,不斷地以螺旋式展出理解者更寬廣的理解視野之過程。
詮釋循環是修辭學中之古老問題,主要在討論詮釋、理解時,文獻典籍整體與部分之間的互動關係。傳統詮釋學一直從方法論之觀點加以探討,並認為此乃詮釋學中難以解決之棘手問題。詮釋循環一詞,論者多認為是史萊爾瑪赫(F.D.E. Schleiermacher, 1768~1834)首先提出,並用以說明理解之過程。他認為文獻典籍有其獨存之意義,理解過程必須遵從詮釋循環進行... |
詮釋學經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詮釋學經驗,依嘉達美(H.G. Gadamer)觀點,即是視野交融之過程,在此過程中所得之經驗,能引導詮釋者朝向新的理解,獲得所經驗而開拓新視野。此種詮釋學經驗有別於自然科學方法所建構之經驗概念,而有其獨特性存在。
詮釋學的學者認為,自培根(F. Bacon)倡導歸納及化約方法以降,經驗概念之意涵即不斷窄化,終於被歸屬於認識論領域。此種經驗概念僅重視經驗之再製性,強調祛除經驗中所有影響客觀性之歷史因素,並可透過系統方法加以複製以達到所謂客觀性之要求,唯已忽略經驗之內在歷史性之重要地位。 對經驗歷史性之關注,以黑格爾(G.W.F. Hegel)為起始,他在〔精神現... |
詮釋資料編碼和傳輸標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著數位物件的數量與類型日益增加,為了解決數位物件的管理、使用與交換的問題,數位圖書館聯盟(Digital Library Federation,簡稱DLF)在MOAⅡ(The Making of America Ⅱ Project)專案的基礎上,發展出一套編碼標準,將數位典藏機構在管理與交換數位物件時所需的詮譯資料以XML格式進行編碼,而這套編碼標準就稱做「詮釋資料編碼和傳輸標準(Metadata Encoding and Transmission Standard,簡稱METS)」。一個METS文件檔案共包含了以下七個部分:
1. 表頭(METS header):紀錄METS...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2011). METS: An Overview & Tutorial. Retrieved October 31, 2010, from http://www.loc.gov/standards/mets/METSOverview.v2.html.
|
結構性詮釋資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構性詮釋資料(structural metadata),是指出複合資源如何集合在一起的一種詮釋資料類型。界定實體與數位資源的邏輯性結構特色,指出複雜物件的內容組成元素與關係描述。藉由描述數位物件的類型、版本、關聯以及特色,以促進複雜物件的瀏覽、展現或保存,進而讓資源有效的利用。簡單的應用範例,諸如提供資源內部結構的相關資訊,包括頁,節,章,頁數,索引及目次等的組合順序;描述資料之間的關係,如照片B是包含在手稿A之內連接相關檔案,或如檔案A是檔案影像檔B的JPEG格式。結構性詮釋資料的相關標準,包括:標準通用標記語言(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簡...
|
詮釋性研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詮釋性研究於一九八○年代興起,在科學教育學術研究界廣受重視,並譽為研究教學的新典範(new paradigm)。除詮釋性研究之外,尚有人誌學研究(ethnographic research)、質的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自然研究(naturalistic research)、參與觀察研究(participant observation research)、個案研究(case study)、現象學研究(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符號互動論研究(symbolic interactionist research)、建構論研究(construc...
|
詮釋資料標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詮釋資料標準(metadata standards)旨在建立可理解資料語義的共通規格,標準的組成,可由「標準強度性」與「組成的要件」兩個構面進行檢視。一、標準強度性一般而言,標準可從應用時,非常嚴謹與特定性、至相當寬鬆而一般性,概分為「技術標準」、「成規」及「指引」三種形式。(一)技術標準(technical standards)此為三者之中最精確而嚴格的形式,若正確地遵循此類標準,將可獲得具一致性的結果。通常此類標準的重要特徵,是已經過國際標準或國家標準的授權認可。例如:圖書館社群的「機讀編目格式」(MAchine-Readable Cataloging,簡稱MARC)是ISO 2709標...
|
詮釋資料物件描述綱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詮釋資料物件描述綱要(Metadata Object Description Schema,簡稱MODS)是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簡稱LC)試圖讓「MARC再生」的一項努力。MODS是由美國國會圖書館網路發展部和MARC標準辦公室(Network Development and MARC Standards Office at LC)於2002年6月所發展,原始的設計就是為了圖書館的應用,但後來也被應用至其他的資源描述。由於MODS是由MARC所衍生的詮釋資料,所以大多數MARC的欄位都可以在MODS中找到相對應的資料元素,許多相關欄位亦被重組與整合進MO...
Library of Congress (2009). MODS User Guidelines Version 3. Retrieved June 25, 2011, from http://www.loc.gov/standards/mods/v3/mods-userguide.html.Library of Congress (2010a). MODS 3.4. Retrieved June 25, 2011, from http://www.loc.gov/standards/mods/v3/mods-3-4.xsd.Library of Congress (2010b). MODS ...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