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讀者劇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er (2002)解釋讀者劇場是「使用最少的道具和肢體動作,並且將重點放朗讀者如何透過她們的朗讀來詮釋文本的意思」,相對於其他精緻的表演,讀者劇場比起耗費甚鉅、只為特殊節慶而訓練的戲劇來說更適合於一般課堂上練習。讀者劇場在教育現場可以被視為正式演出前的半成品,但它注重的是學習者學習的過程和反覆的練習,並不是強調表演的成果。比起戲劇,這種戲劇形式的練習蘊含了更多教育的意義在其中。如今台灣更是借重讀者劇場的形式在外語教學上有不錯的應用。讀者劇場的運作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 階段一準備準備的目的是為參予者形成一個適當的劇本,確...
基礎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幫助了解現象及解決問題。此外也受到象徵互動論的影響,主張研究者進入社會情境裡研究,由情境的當事人去詮釋其社會現象,藉以了解社會現象。 當然基礎理論的研究過程也相當遵循科學原則,從資料收集、假設驗證到理論建立,都符合科學的邏輯。概念(concepts)、範疇(categories)和命題(propositions)乃是基礎理論的三大基本要素。概念是分析資料的基本單位;範疇則是比概念層次更高,也比概念抽象,它是發展理論的基礎;命題則是範疇和其概念,或者概念與概念之間關係的類化,它可說是源於假設,只不過是命題偏重於概念之間關...
質性研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質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係相對於以數字為主的量化研究而言,其典範的理論基礎是透過現象學、符號互動論、詮釋學、批判理論以及俗民誌等而來,由於關注人的世界,因此人的主體性是質性研究的核心。質性研究的特徵主要是展現以人身處的世界為本質,以詮釋的方式理解個體如何建構意義,因此必然依賴現象敘述與自然情境的脈絡呈現,使用歸納分析進行反省與思考的資料分析,才能將研究意義展現。研究過程基於自然主義的態度,重視厚實描述(thick des...
符號互動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三種基本假設符號互動理論認為,在人際關係中,個人對於他人的行為並非產生直覺的反應,而是透過思考詮釋,然後針對他人行為的意義,產生文字等抽象的符號媒介,主要假設有三種:是人對事物所採取的行動,是以這些事物對個人的意義為基礎。是這些事物的意義源自於個人與其同伴的互動,而不存在於這些事物本身之中。是當個體在應付其所遇到的事物時,會透過自己的解釋去運用和修改這些意義。符號理論的觀點就是,欲了解一個人的行為,就必須先了解他生活的團體行為,將社會看成是一種動態實體,是經由持續的溝通、互動過程形成。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符號互動理...
馮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愛的暗示表現表露無遺。 這是馮青一系列〈台灣組曲〉中的一首詩,透過台灣歌謠原已承載的意涵,馮青的再詮釋豐富了原已飽滿的抒情。 她是一朵花,她是一個女人,她是一首歌。 襯托在歷史背景裡,即使是白色,也渲染出多種顏色。出眾的主角和另一種風情,白牡丹之令人讚嘆,經由歌的註腳,散發出來。這首詩裡,巧妙地將庭院角落吃著另一種時空的花露:現實的時空,以及歌聲歷史裡的時空的花露。而花露因而不只是自然的,而是歷史與文化的,更是社會的。 這樣的歌聲,凝凍在台灣的舌尖上。唱這首歌的人,成為不只是一個身影,而是一塊土地,一個島嶼的身影。歌的...
行動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動學習(Mobile learning,縮寫為M-Learning、MLearning或mLearning)目錄1 有關行動學習的定義2 教學模式架構3 其他補充資訊4 參考資料 有關行動學習的定義各個學者就其所持的觀點各有不同的詮釋。Kynaslahti(2003)認為行動學習具有便利性(convenience)、權宜性(expediency)、立即性(immediacy)三種意義與價值。Hoppe, Joiner,Milrad&Sharples(2003)則強調使用行動載具與無線傳輸。Chang, Sheu...
二元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兩對立的概念詮釋宇宙現象的說明方法。如柏拉圖實有與非有說,亞里士多德形與質說,皆屬二元論。
教師俗民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且也擁有極大的自主性,因此  :在行為中有大多數的關係是透過互動所產生的。3. 重視意義的詮釋,日常活動不單單只是例行公事,他對所有教學都有其作用性,研究者必須掌握老師的教學目的,以  :及學生的學習意向。4. 強調師生之間的對話,語言具有表徵性,所以必須了解其用語的涵義。5. 用協商的概念來解釋師生之間的行為,因為彼此並非一塵不變的,必須互相磨合與認知。6. 此方法是一主觀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身對於行為的主觀感受所記錄下來的研究,因此並非客觀的作法,要達到較高  :的精確度,唯有透過同情的...
王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它深刻地解剖人性、寫盡人間善與惡、向上的墮落、自私與公義的爭戰,也是藍與黑的爭戰,更深入地看,作者所詮釋的是生命大問題,這本小說的核心在於剖析精神力量與物質力量的博鬥,而曲終收播,作者向我們吐露他堅貞的信念是精神最後必勝。」參考資料:畫壇風雲人物專輯、九歌文學網、維基百科(責任編輯:109602124)
版畫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於可利用工具範圍很廣泛,因此學生可以先構想出自己所要的畫面效果而運用所需的工具,我們希望學生能主動詮釋自己的畫面體材,因此給他們的題目範圍很大,讓他們自行去蒐集資料。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藝術、作品、版畫、木刻版畫英文關鍵字: Art、Works、Printmaking、woodblock prints 參考資料陳瑤華著。兒童美術教學講座,1996年10月,頁119-129,藝術家出版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