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02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認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道、認識。《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那些搶鹽的姓甚名誰?平日認得認得?」《紅樓夢》第四一回:「眼睛裡天天見他,耳朵裡天天聽他,口兒裡天天講他:所以好歹真假,我是認得的。」
認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曉得、不知道。《紅樓夢》第四一回:「怨不得姑娘不認得,你們在這金門繡戶的,如何認得木頭!」
認得字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識字。《紅樓夢》第四二回:「後來大人知道了,打的打,罵的罵,燒的燒,纔丟開了。所以咱們女孩兒家,不認得字的倒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獲取。如:「取得」、「得到」、「得志」、「得勢」。
適切、合宜。如:「得體」、「得當」。
滿意。如:「得意」、「洋洋自得」。
可以。如:「得過且過」、「不得高聲喧譁」、「得饒人處且饒人」。
夠了。多用於談話時表示反對、禁止。如:「得了,別再鬧了!」
置於動詞或形容詞後面,表示程度。如:「飛得高」、「樂得很」。
應該、必須。如:「這件事總得讓大家知道。」、「時間不早了,我得走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辨識、分別。如:「認識」、「認字」、「認人」、「辨認」、「認路」。
表示同意、接受。如:「認可」、「承認」、「認錯」、「認輸」、「認罪」。
當作、以為。如:「認為」、「錯認」。
沒有血緣關係而結成親屬。如:「認乾媽」、「我想認你的小孩當乾兒子。」
滄海桑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亦可用來比喻世事無常,變化很快。 例句他離開家鄉幾十年,再回去時,小鎮變得很熱鬧,鄰居的面孔都不認得了,真是「滄海桑田」變化太大了。
冠冕堂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堂皇冠冕注音︰ㄊㄤˊ ㄏㄨㄤˊ ㄍㄨㄢ ㄇ|ㄢˇ漢語拼音︰táng huáng guān miǎn釋義︰猶「冠冕堂皇」。見「冠冕堂皇」條。 01.清.薛雪《一瓢詩話》:「此等詩竟將堂皇冠冕之字,纍成善頌善禱之辭,獻諛呈媚,豈有佳作?」 02.《孽海花.第一八回》:「雯青雖不認得西文,見她堂皇冠冕,擲出信來,知道不是說謊了。」
彷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似乎、好像、近似。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哀弔》:「卒章五言,頗似歌謠,亦彷彿乎漢武也。」《儒林外史》第八回:「王惠見那少年彷彿有些認得,卻想不起。」也作「仿佛」、「髣髴」。
老馬識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馬認得走過的路。典出《韓非子.說林上》。後用「老馬識途」比喻有經驗的人對情況比較熟悉,容易把工作做好。
賠了夫人又折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陪了夫人又折兵注音︰ㄆㄟˊ ˙ㄌㄜ ㄈㄨ ㄖㄣˊ |ㄡˋ ㄓㄜˊ ㄅ|ㄥ漢語拼音︰péi le fū rén yòu zhé bīng釋義︰陪,「賠」的通假字。「陪了夫人又折兵」即「賠了夫人又折兵」。見「賠了夫人又折兵」條。 01.《三國演義.第五五回》:「吳兵大敗。周瑜急急下得船時,岸上軍士齊聲大叫曰:『周郎妙計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 02.《儒林外史.第五一回》:「那絲客人有些認得,上前說了幾句,拍著他肩頭道:『你如今陪了夫人又折兵,還是造化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