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7.20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誤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錯認、誤以為。《三國演義》第七回:「某曩日誤認公孫瓚為英雄;今觀所為,亦袁紹等輩爾!」《初刻拍案驚奇》卷二:「靖康之亂,有宮中女婢逃出民間,見了小的每,誤認做了柔福娘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錯。如:「錯誤」、「筆誤」、「誤會」、「誤解」。
延遲、耽擱。如:「耽誤」、「延誤」、「誤點」、「誤事」。
使受害。如:「誤人子弟」、「誤國誤民」。
過失、非故意的。如:「誤傷」、「誤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辨識、分別。如:「認識」、「認字」、「認人」、「辨認」、「認路」。
表示同意、接受。如:「認可」、「承認」、「認錯」、「認輸」、「認罪」。
當作、以為。如:「認為」、「錯認」。
沒有血緣關係而結成親屬。如:「認乾媽」、「我想認你的小孩當乾兒子。」
杯弓蛇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解釋2 2.出處3 3.故事4 4.例句 1.解釋1.將映在杯中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2.也可用來比喻虛幻,實際不存在的東西。 2.出處<晉書.卷四三.樂廣列傳>:嘗有親客,久闊不復來,廣問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賜酒,方欲飲,見杯中有蛇,意甚惡之,既飲而疾。」于時河南聽事壁上有角,漆畫作蛇,廣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復置酒於前處,謂客曰:「酒中復有所見不?」答曰:「所見如初。」廣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痾頓愈。 3.故事晉朝時候,有一個叫樂廣的人,某天突然想起一位親戚很久沒有來往,...
指鹿為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是大宛小臣進獻的名駒,能夠日行千里,夜走八百。」二世笑著說:「丞相你恐怕弄錯了吧,這分明是頭鹿怎麼誤認成馬了。」趙高猛然挺身,睜大眼睛看看左右群臣,大聲地說:「這是一批馬,陛下怎麼能說是鹿?」二世心想趙高是為了豆自己開心,於是回覆說:「好吧,丞相說是馬,朕說是鹿。現在請諸臣百官們來看看,到底是鹿還是馬。」百官心想不管怎麼回答都會得罪人,但看見趙高氣勢洶洶的睜大兩眼,環顧四周,有些人只好選擇沉默不語,不然就屈服於趙高之下,回答是一匹馬。趙高看到形式對自己相當有利,日後更是作威作福,乃最後殺掉秦二世。 解釋指著鹿硬說是馬。...
疾言厲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疾言厲色」原作「疾言遽色」。劉寬是東漢桓帝時的官員,他曾任司徒長史、南陽太守等職務,《後漢書》裡記載了他的事蹟。有天他騎著牛在路上走,有人將他的牛誤認為自己走失的牛,要他歸還。劉寬二話不說,將牛給了那個人,自己下來走路回家。過了幾天,那人找到真正走失的牛,才發現自己認錯了,將牛還給劉寬,並向他謝罪,劉寬非但不怪罪,反而說:「長得差不多的東西,難免會認錯,更何況您又還給我,有什麼好謝罪的呢?」這件事讓地方父老稱頌不已。劉寬當官後,對待下屬也相當寬容。如有犯錯,也只用草鞭打,目的只是在處罰,而不傷人,有好的績業也歸功於下屬。出巡地方時,常與當地文人討論經義,與地方父老閒話家常,並訓勉少年做人處事...
積非成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期累積的謬誤,反被誤認為是正確的。如:「許多錯字積非成是,反倒正字都不認識了!」
五日京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醒世姻緣傳》第九四回:「(狄希陳)又忘記了自己是個納粟監生,誤認了自己是個三甲進士;喬腔怪態,作樣妝模,好不使人可厭!只是五日京兆,人也沒奈他何。」
登徒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登徒,複姓。子,男子的通稱。戰國時楚人宋玉曾作〈登徒子好色賦〉,敘述登徒子的妻子貌醜,登徒子卻很喜歡她,還生了五個孩子。見《文選.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後遂稱貪戀女色而不擇美醜的人為「登徒子」。唐.元稹《鶯鶯傳》:「登徒子非好色者,是有兇行。」
孔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使女樂蠱惑季子及定公,朝綱墜落,孔子於是掛冠離魯,先 到衛國,見衛國不可為,旋赴陳國經過匡邑,匡人誤認孔子為陽虎,險被害,乃折回衛國,住籧伯玉家裏;見子南。不久,適宋,險被司馬桓魋謀殺.遂離宋赴陳,住司城貞子家裏,居三年,返衛,衛靈公不能用他,又住籧伯玉家裏,因靈公不懷好意,孔子又適陳,旋如蔡及葉等小國;楚昭王打算把書社土地封賜孔子,因令尹子西反對,昭王乃打消主意。孔子又返衛,時靈公巳卒,衛國新君名輒,欲得孔子參政,因冉求為季氏將,與齊一戰有功,季康子親書請孔子歸魯,時哀公十一年,歲丁巳,而孔子己六十八歲矣。可是,魯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