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1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趙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趙普(922年~992年),字則平。北宋初年宰相。曾祖父是唐朝|唐末任三河縣令,祖父趙全寶,在唐末任澶州司馬,父趙迥,五代時任相州(今河南安陽)司馬。趙普生於薊州,後唐末年,趙迥舉族遷居常州(今河北省正定縣),後晉天福七年(942年),又遷至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初任隴州巡官,王勛很看重他,後周顯德元年(955年)七月,趙普被永興軍節度使劉詞辟為從事,與楚昭輔、王仁贍同事。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遍。如:「普遍」、「普及」、「普天同慶」。
平常的、一般性的。如:「這是一個很普通的問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國名:A>戰國七雄之一。B>前趙。東晉五胡十六國之一。C>後趙。東晉五胡十六國之一。
姓。
日薄西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陽已經接近西邊的山。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殘生將盡。《文選.李密.陳情表》:「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宋史.卷二五六.趙普傳》:「蓋臣已日薄西山,餘光無幾,酬恩報國,正在斯時。」也作「西山日薄」、「西山日迫」。
之乎者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宋太祖親自規劃首都的外城,一日獨與韓王趙普視察工程,走到南門,門額上題「朱雀之門」,太祖問為何不只寫「朱雀門」,而多個「之」字,趙普答道:「『之』是語助詞呀!」太祖笑道:「之乎者也,助得甚事?」典出宋.釋文瑩《湘山野錄.卷中》。後用以譏諷讀書人只知道咬文嚼字,而不能解決實際的問題。《儒林外史》第二二回:「一個生意人家,只見這些之乎者也的人來講呆話,覺得可厭,非止一日。」也作「者也之乎」。
苦口婆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苦口」,不辭辛苦的反覆規勸。#語出《宋史.卷二五六.趙普列傳》。「婆心」,像老婆婆那樣慈愛的心腸。語出《景德傳燈錄.卷一二.鎮州臨濟義玄禪師》。「苦口婆心」形容以懇切真摯的態度,竭力勸告他人。 △「語重心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求取。如:「邀功」。唐.王維〈送張判官赴河西〉詩:「單車曾出塞,報國敢邀勛。」《宋史.卷二五六.趙普傳》:「不妄希求恩顧以全祿位,不私徇人情以邀名望。」
折衝尊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zǔ zhé chōng釋義︰猶「折衝尊俎」。見「折衝尊俎」條。 01.清.王夫之《噩夢》:「若宋趙普、韓琦皆贈王爵,亦何病於國!雖秦檜亦濫王封,然不可以檜之失訾普、琦之得也。……公侯之名,惜於論道經邦、尊俎折衝之文臣如此。」 參考詞語︰樽俎折衝注音︰ㄗㄨㄣ ㄗㄨˇ ㄓㄜˊ ㄔㄨㄥ漢語拼音︰zūn zǔ zhé chōng釋義︰猶「折衝尊俎」。見「折衝尊俎」條。 01.宋.張元幹〈代上折樞彥質生朝〉詩二首之一:「天扶王室挺生申,瑞啟中興社稷臣,樽俎折衝常自任,廟堂康濟更何人?」
婆心苦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苦口婆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苦口婆心」係由「苦口」及「婆心」二語組合而成。  「苦口」見於《宋史.卷二五六.趙普列傳》。宋代建國之初,宋太祖即曾與宰相趙普商議,謀復燕雲,但宰相趟普力持謹慎,才暫時作罷。雍熙三年,宋太宗不顧趙普三次勸諫,執意北伐。東路以曹彬為主帥,中路以田重進為主帥,西路以潘美為主帥。戰爭開始時,三路軍隊節節勝利。但因急於立功及主將指揮不力,在歧溝關之役大敗於遼軍。在〈趙普傳〉中有一段文字記載宋太祖賜詔給趙普說:「卿社稷元臣,忠言苦口,三復來奏,嘉愧實深。」寫出太宗沒有聽從趙普三次勸諫而執意用兵,以致失敗的悔恨之心。  「婆心」見於《景德傳燈錄.卷一二.鎮...
俞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允許、允可。《宋史.卷二五六.趙普傳》:「太祖怒甚,起,普亦隨之。太祖入宮,普立於宮門,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