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8.42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踰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超過、越過。如:「輔導室應該發揮輔導的功用,改善學童踰越常軌的行為。」
不可踰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無法通過。《左傳.襄公三十一年》:「門不容車而不可踰越。」
2.不可超出規矩、本分。如:「小子!不可踰越!他是你父親的朋友!」
踰越節家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慶典儀式名。猶太人的踰越節(Passover)是宗教與俗世生活層面的慶典儀式,節慶的起源記載於《出埃及記》(Book of Exodus, 12:1),踰越節家宴(The Passover Seder)其目的是紀念西元前十三世紀摩西率領以色列人舉族脫離埃及奴役重返故土的儀式餐。慶典儀式要弒殺羔羊並食其肉;另一儀式是食用沒有發酵的麵包,皆根源於趨吉避凶的習俗。踰越節慶祝活動是由踰越節家宴(Seder)開始,於猶太教曆尼散月十五和十六日舉行。家宴開始時,家長著白袍,舉杯為節日祝福。踰越節的家宴程序(Order),以斟四杯酒象徵四季禮讚上帝:第一杯酒對盤中羔羊脛骨頌禱文;第二杯基本上是複述《出埃及記...
《觀念史大辭典》、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文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度過、跨過。如:「越野」、「翻山越嶺」、「越牆而走」。
超出某種範圍或常規。如:「越線」、「越級」、「越位」、「越權」、「超越自我」。
更加。如:「越來越好」、「雨越下越大」。
古國名。如:「越王勾踐」、「吳越爭霸」。
越南的簡稱。如:「越式河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越過、超過。同「逾」。《詩經.鄭風.將仲子》:「無踰我牆,無折我樹桑。」《三國志.卷一七.魏書.徐晃傳》:「將軍之功,踰孫武、穰苴。」
越俎代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俎,古代祭祀時,用來盛祭品的禮器。越俎代庖指掌管祭祀的人放下祭器代替廚師下廚。語本《莊子.逍遙遊》:「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後用以比喻踰越自己的職分而代人做事。宋.陳亮〈與呂伯恭正字書〉四則之三:「大著何不警其越俎代庖之罪,而乃疑其心惻井渫不食乎?」
色厲內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語.陽貨》子曰:「色厲而內荏1>,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2>也與!」 〔注解〕 (1) 荏:音ㄖㄣˇ,柔弱、怯懦。 (2) 穿窬之盜:超越圍牆進入人家竊取財物的盜賊。窬,音ㄩˊ,通「踰」,踰越。見「穿窬之盜」。
亦步亦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一.宋詞宜多讀多看》:「然必擇定一家,奉為金科玉律,亦步亦趨,不敢稍有踰越。」
投桃報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公在詩中自勉道:「人民都效法你的德行,所以你要使你的行為又善良又美好。你要謹慎行為,不失於禮儀,不踰越本分,不害於道理,那麼就很少人不以你做為準則了。因為人家送給我桃子,我回報他李子,這是很合理的。如果有人說小羊的頭上生了角,那就是在欺騙人了。」後來「投桃報李」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朋友間友好往來或相互贈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踰越、超過。通「陵」。《呂氏春秋.仲秋紀.論威》:「雖有江河之險則凌之,雖有大山之塞則陷之。」北齊.顏之推〈古意〉詩二首之一:「作賦凌屈原,讀書誇左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