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5.63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輔導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輔導模式」是一種輔導措施的趨勢,其發展與歷史事件和主導的社會機構有關。其目的在於為輔導實務工作建立合適的理論基礎。自早期至當代的輔導模式演變如下圖表所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則、模範。如:「法式」、「模式」。
效法。如:「義風可式」、「母儀足式」。
事物外形的樣子。如:「形式」、「式樣」、「款式」。
儀節、典禮。如:「儀式」、「閱兵式」、「開幕式」。
數學、化學等自然科學的運算規則。如:「公式」、「程式」、「化學式」、「二元一次方程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規範、法式。如:「模式」、「模範」、「楷模」。
仿效。如:「模仿」、「模擬」。
製作器物的範型。如:「銅模」、「模子」。
式樣。如:「他那模樣真是好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扶助、幫助。如:「輔助」、「輔佐」、「輔導」、「相輔相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引領。如:「引導」、「導向」、「教導」、「指導」、「導航」、「嚮導」。
啟發。如:「開導」。
傳送、接通的。如:「導電」、「導管」、「導火線」。
有開啟、引領作用的。如:「導言」、「導論」。
導師:在一個班級中,指導學生讀書和做人處事的老師。
導演:指導電影拍攝或排演戲劇的人。
輔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輔助及引導。如:「如果遇到什麼困難,可以找尋專業人員進行心理輔導」。
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標準形式。如:「不合模式的產品,必須淘汰,以免破壞商譽。」
同儕輔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學習新的教學模式或者改進既有教學策略,進而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達成教學目標的歷程。 內容說明在同儕輔導模式裡,教師同儕應工作在一起,形成夥伴關係:誠如歐用生(1996 )所言的,同事應該是合作的夥伴,而非「牆的另一端的陌生人」。在學校裡,最簡單的夥伴關係是,教師和另一同事(如隔壁班教師)形成夥伴;較正式的夥伴關係則有:資淺教師和資深教師的夥伴,或者實習教師和實習輔導教師的夥伴。透過這種夥伴關係,教師們形成合作的、團隊的情誼,共同計畫教學,相互入班觀察、討論,並彼此回饋,彼此開放,願意被質疑,相互檢討或改變自己的教學決定...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