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1.37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迷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迷失渡頭所在。唐.孟浩然〈南還舟中寄袁太祝〉詩:「桃源何處是?遊子正迷津。」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八齣:「原是看花洞裡人,重來那得便迷津。」
2.引申為錯誤的道路或方向。《紅樓夢》第五回:「警幻道:『此即迷津也。深有萬丈,遙亙千里,中無舟楫可通。』」
指點迷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針對事物的困難處,提供解決的方向、辦法或途徑。如:「這件事幸好他及時指點迷津,才能這麼順利地解決。」
覺返迷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覺察自己步入歧途後,能加以改正。如:「人不怕犯錯,重要的是能否覺返迷津,及時回頭。」
〔波特氏迷津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波特氏迷津測驗〕係一種運用甚廣,但並未經完善標準化歷程的非語文實作測驗。此測驗出版於一九一四年,適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係當時頗為重要的個別能力測驗,旨在測量受試者的預測和計畫能力。全部題目為十二個由易而難的迷津問題,要求受試者於最短期間由起點到達終點,且過程不得提起鉛筆,亦不得走入封閉巷道。測驗結果以受試者花最少時間走完迷津者最佳。
  〔波特氏迷津測驗〕無指導手冊,不須要太多的語文指引,因而頗適於文化不利的群體或進行人類文化學研究。頗多研究報告顯示:〔波特氏迷津測驗〕對腦傷的鑑別力頗佳,且與受試者的教育程度與經驗息息相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渡口。[例]問津、迷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去知覺,意識不清。如:「昏迷」。
心中困惑、分辨不清楚。如:「迷失」、「迷路」、「意亂情迷」。
令人困惑的、分辨不清的。如:「迷宮」、「迷途」、「迷離」、「迷糊」。
使人沉溺、深陷。如:「著迷」、「入迷」、「沉迷」、「酒色迷人」、「他迷上打電動玩具。」
沉溺於某種事物的人。如:「戲迷」、「球迷」、「歌迷」、「影迷」。
流連忘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王韜《淞濱瑣話.卷五.樂國紀游》:「樂極生悲,知止不殆。若流連忘返,終墮迷津。」
歧路亡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楊子的鄰居走失了一隻羊,因大路上有許多岔路,岔路中又有岔路,縱使多人搜尋,亦無法找回。典出《列子.說符》。比喻事理本同末異,繁雜多變,易使求道者誤入迷途,以致一事無成。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卷三.中庸第二十五章一》:「而諸儒之言,故為紛糾,徒俾歧路亡羊。總以此等區處,一字不審,則入迷津。」也作「多歧亡羊」。
苦口婆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婆心苦口注音︰ㄆㄛˊ ㄒ|ㄣ ㄎㄨˇ ㄎㄡˇ漢語拼音︰pó xīn kǔ kǒu釋義︰猶「苦口婆心」。見「苦口婆心」條。 01.《京華慷慨竹枝詞.鐘鼓樓》:「暮鼓晨鐘不斷敲,婆心苦口總徒勞。滿城人競功名熱,猶向迷津亂渡橋。」
誤入歧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覺返迷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