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岩鷚 - 教育百科
岩 | |
鷚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簡介: 岩鷚常見於海拔2900~3950公尺間,岩石、道路、山坡等之裸露地,不見於濃密森林內,以松果和其他植物的果實、昆蟲等為食物。在臺灣的繁殖期在4~7月,蛋呈藍色,無斑。 |
|
知識 1: 無蹼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岩鷚 | |
中文門名: | 脊索動物門 |
分布海拔高度: | 高海拔﹝2500~4000公尺﹞ |
紀錄類別: | 脊椎動物鳥類知識單元 |
中文科名: | 岩鷚科 |
腳趾型: | 三趾向前,一趾向後﹝常態足﹞ |
棲所環境: | 針葉林 |
拉丁亞門名: | VERTABRATA |
拉丁種小名: | collaris |
拉丁屬名: | Prunella |
中文綱名: | 鳥綱 |
拉丁界名: | ANIMALIA |
拉丁亞綱名: | NEORNITHES |
拉丁科名: | PRUNELLIDAE |
拉丁門名: | CHORDAT |
學域-大分類: | 動物-鳥類 |
拉丁亞目名: | PASSERES DIACROMYODAE |
中文界名: | 動物界 |
世界地理分布: | 台灣特有 |
台灣分布地點: | 北部 |
中文亞目名: | 等肌亞目 |
中文目名: | 雀形目 |
拉丁目名: | PASSERIFORMES |
中文亞綱名: | 今鳥亞綱 |
拉丁綱名: | AVES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岩鷚 |
英文名: | Prunella collaris fennelli |
描述: 體長約15cm,雌雄鳥羽色相同。喙黑色,喙基黃色,頭及頸部為鼠灰色,虹膜褐色,眼環白色,喉白色、有褐灰色橫斑,背灰褐色,有灰褐色縱紋,雙翼及尾羽黑褐色,覆羽尖端白色,初級飛羽外緣淡褐色,胸部及腹部灰色,腋及腹側栗赤色,腰及尾上覆羽紅褐色,尾下覆羽栗色。亞成鳥羽色與成鳥類似,但喙基粉紅色,體色黯淡,羽色對比不強。 |
|
分布: 全世界僅分布在古北區,包括西北非、中歐、南歐、西亞、中亞、西伯利亞南部、北韓、日本、蒙古、中國西北、東北及西南部、西藏、喜馬拉雅山及台灣。在其分布範圍內,大多僅出現於山區的裸露礫石地或寬廣草原。台灣廣泛分布於海拔 3,000m 以上的山區,尤其以裸露地及森林界線以上較為常見(翟鵬 1977,沙謙中1986,顏重威 1984)。台灣的岩鷚並不做長程遷移,但冬季會有海拔上的垂直降遷,常可在海拔 2,500m 左右的山區見到,甚至可降至海拔 1,500m 左右的山區崩塌地 (沙謙中1986)。 |
|
作者: | 丁宗蘇, 蔡牧起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