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343.7888 ms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
共 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進退兩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進不了,又後退不得。形容處境困窘。《三國演義》第六五回:「今馬超正在進退兩難之際,亮憑三寸不爛之舌,親往超寨,說馬超來降。」《西遊記》第二一回:「獃子又不敢上他門,又沒人看守馬匹、行李,果是進退兩難,愴惶不已。」
|
腳綯石頭--進退兩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腳上綁了石頭,前進後退都不方便。比喻人的處境進退不得,十分困窘。例:張老闆接了訂單,正發現無貨好交分人,正經係像腳綯石頭--進退兩難。(張老闆接了訂單,才發現沒有貨可以交給人家,真是進退兩難。)
|
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容易。如:「難關」、「困難」、「難事」。
使人受困。如:「這問題把他難倒了。」
不好。如:「難聽」、「難看」、「難吃」、「難聞」。
不敢、不能。如:「難免」、「難保」、「難言之隱」。
災害。如:「災難」、「苦難」、「空難」、「多災多難」、「倖免於難」。
質問、責備。如:「責難」、「非難」。
|
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數目是二的。如:「兩人」、「兩本書」、「兩個月」、「兩小無猜」。
雙方。如:「兩可」、「兩敗俱傷」、「勢不兩立」、「兩相情願」、「忠孝不兩全」。
少數。表示不確定的數目。如:「過兩天再說吧!」、「他的確有兩下子!」
量詞。用於計算重量的單位。公制一兩等於十分之一公斤;一臺兩等於十六分之一臺斤。
|
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上或向前移動。與「退」相對。如:「進階」、「前進」、「進攻」。
由外面到裡面。如:「進門」、「進房」、「閒人免進」。
推薦。如:「進賢」。
呈獻、奉上。如:「進貢」、「進奉」、「進呈」。
積極、努力。如:「上進」、「進取」。
收入、買入。如:「進帳」、「進貨」、「進項」。
傳統建築中,院落的前後層次。如:「兩進院子」。
|
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向後倒行、移動。與「進」相對。如:「後退」、「撤退」、「進退兩難」、「以退為進」、「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
進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前進或後退。如:「進退不得」。晉.李密〈陳情表〉:「臣之進退,實為狼狽。」《魏書.卷四二.列傳.酈範》:「腹背受敵,進退無途。」
2.和尊長、客人等見面、告退之類的禮儀。《論語.子張》:「子夏之門人小子,當洒掃、應對、進退,則可矣。」《禮記.內則》:「在父母舅姑之所,有命之,應唯敬對進退周旋慎齊。」
3.出仕或退隱。《孟子.公孫丑下》:「我無官守,我無言責也,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餘裕哉?」宋.葉適〈故知樞宻院事資政殿大學士施公墓誌銘〉:「進退以義,士之節也;枉道干進,士之恥也。」
4.任用或罷免。唐.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坐於廟朝,進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明史.卷一七九.列傳.鄒智》:「然或進退一人,處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陰執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
5.使之進退,猶言指揮。《宋史.卷三六五.列傳.岳飛》:「飛還兵于舒以俟命,帝又賜札,以飛小心恭謹、不專進退為得體。」
|
兩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右為難,無論如何做均無法圓滿。《儒林外史》第一回:「這個果然也是兩難。若要去時,王相公又不肯;若要不去,親家又難回話。」《文明小史》第一三回:「想幫百姓,上司面前又難交代,事處兩難,如何是好?」
|
動輒得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愈是唐代著名的文人,他精通六經百家,崇尚儒學,排斥佛老,文章自成一家,為後世治古文者所取法。登進士第後,曾任國子博士、監察御史等職,卻因直言敢諫,屢次犯怒被貶,久久不得升遷。韓愈自認才高,不應受此待遇,因此作〈進學解〉一文以抒己憤。該文採問答方式,以國子先生喻己,假托學生之言,抒發自己才高卻不受重用的不滿,卻說自己不過是一介庸才,符合目前的低位閒差,用以自我解嘲。文中的「跋前躓後,動輒得咎」就是學生描述國子先生(韓愈)在官場上的處境艱難,一有舉動就會遭受責罰,進退兩難,而屢遭貶謫。後來「動輒得咎」就被用來形容人處境困難,極易受到責難。
|
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坎(☵)下艮(☶)上。進退兩難,不知所適之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