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5.25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酬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答謝出力的人。《文明小史》第二二回:「這番署缺,其實是撫憲因他學堂章程定的好,拿這缺酬勞他的。」也作「酬庸」。
2.給予出力的人的報酬。《老殘遊記》第二回:「封了一千兩銀子奉給老殘,算是醫生的酬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勤苦、辛苦。如:「勤勞」、「辛勞」、「疲勞」、「任勞任怨」、「舟車勞頓」、「不勞而獲」。
請人幫忙的客套話。如:「勞駕」、「偏勞」、「勞煩」、「勞步」、「這事有勞你多費神了。」
事功、功績。如:「功勞」、「勞績」、「汗馬之勞」。
勞動者。如:「勞工」、「勞基法」、「勞資糾紛」。
慰勉。如:「慰勞」、「勞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報答。[例]酬勞、酬謝、酬神
酬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給予出力的人報酬。如:「這份工作我純粹是義務幫忙,不需任何酬庸。」也作「酬勞」。
餞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設酒食送行。《儒林外史》第二三回:「當夜牛玉圃買了一隻雞和些酒,替他餞行。」《老殘遊記》第二回:「管事的再三挽留不住,只好當晚設酒餞行,封了一千兩銀子奉給老殘,算是醫生的酬勞。」也稱為「餞別」。
三教九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三教」:※《周書.卷五.武帝紀上》十二月癸巳,集群臣及沙門1>、道士2>等,帝升高座,辨釋三教先後,以儒教為先,道教為次,佛教為後。以大將軍、樂川公赫連達為柱國。詔曰:「尊年尚齒,列代弘規,序舊酬勞,哲王明範。朕嗣承弘業,君臨萬邦,驅此兆庶,寘諸仁壽。軍民之間,年多耆耋,眷言衰暮,宜有優崇。可頒授老職,使榮霑邑里。」戊午,聽訟於正武殿,自旦及夜,繼之以燭。 〔注解〕 (1) 沙門:胡語音譯名。梵語作 Sramana。在印度泛指出家修苦行、禁欲、或因宗教的理由而以乞食為生的人。在中國則專指佛教的出家人。 (2) 道士:指信奉道教的人。 2、「九流」:《漢書.卷一○○.敘傳下》虙羲畫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薪資。以前單指官員所得的薪資、酬勞。如:「薪俸」、「月俸」、「高官厚俸」。《儒林外史》第七回:「到七日上,李老爺果然奉旨出獄,只罰了三個月的俸。」
報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報答、利益、工錢、工資、薪金、酬報、酬勞、酬金、人工
薪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工作的酬勞。《儒林外史》第四八回:「這是家兄的俸銀一兩,送與長兄先生,權為數日薪水之資。」《文明小史》第四二回:「學生技藝日進,教習一律優加薪水。」也稱為「薪俸」、「薪給」、「薪金」、「薪餉」、「薪資」。
潤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隋文帝命李德林作詔書恢復鄭譯爵位,高熲乃戲譯說:「筆乾」,譯則回答說:「不得一錢,何以潤筆。」典出《隋書.卷三八.鄭譯傳》。後指請人家寫文章、作畫、寫字的酬勞。唐.殷文圭〈貽李南平〉詩:「潤筆已曾經奏謝,更飛章句問張華。」也作「潤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