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1.78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野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未開化的。如:「野蠻民族」。
2.蠻橫而不講理。《文明小史》第五六回:「你近來如何越弄越頑固,越學越野蠻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古代南方種族的稱呼。如:「南蠻」。
落後的、未開化的。如:「蠻人」、「蠻族」、「蠻荒」、「蠻邦」。
態度強橫、不講道理。如:「蠻橫」、「蠻幹」。
很、非常、十分。通「滿」。如:「蠻好的」、「蠻可怕的」、「蠻不講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粗鄙無禮、放縱不馴。[例]粗野、撒野、野蠻
怙惡不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過惡卻不肯悔改。《宋史.卷二六六.王化基傳》:「若授以遠方牧民之官,其或怙惡不悛,恃遠肆毒,小民罹殃,卒莫上訴。」《東歐女豪傑》第二回:「野蠻政府,怙惡不悛,偏要和我們為難。」也作「怙惡不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野蠻、不合禮法的。如:「獸心」、「獸性」、「獸行」。
衣冠禽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衣冠禽獸」的「衣冠」指穿著體面,像個有修養的正人君子;「禽獸」則指品德行為像禽獸的野蠻無禮。所以「衣冠禽獸」指空有外表而行同禽獸。比喻品德敗壞的人。這句成語見於戲曲小說中,用來責罵那些裡外不一,惡行惡狀的小人。例如明代陳汝元寫的《金蓮記》第七齣裡面寫到一個名叫賈儒的人,他平時裝著讀書人的派頭,骨子裡卻是個行為卑劣、壞事做盡的偽君子。所以人人都罵他是「衣冠禽獸」。「衣冠禽獸」一語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比喻品德敗壞的人。
蠻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霸道、凶惡、野蠻
歌功頌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王時,追尊為太王。 (2) 貶:減少、減損。此處有變革之意。 (3) 戎狄:指居於西北邊境外的野蠻民族。 (4) 邑別居之:設邑落分別居住。 (5) 五官:周代之五官,分別為司徒、宗伯、司馬、司寇、司空。
少見多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漢.牟融〈理惑論〉:「少所見,多所怪,見橐駝,言馬腫背。」譏人識見不廣,遇事多以為可怪。《官話指南.卷四.官話問答》:「誰知那兒的百姓,少見多怪,每日三五成群,在店門口兒擁擠觀看,其中還有口出不遜者。」《黃繡球》第二六回:「這都是我們地方上民俗野蠻,少見多怪,驚嚇了夫人小姐,且請寬容,不必動氣。」
文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社會進步開化的狀態。[例]人類由野蠻步入文明,中間曾經歷過長久的摸索與努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