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7.17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長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年長者的通稱。《呂氏春秋.孟秋紀.懷寵》:「求其孤寡而振恤之,見其長老而敬禮之。」
2.佛教用語:(1)對戒臘高的比丘之尊稱。也稱為「上座」。(2)寺院的住持和尚。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長老在法堂上高叫:『兩廊僧俗,但有退兵之策的,倒賠房奩,斷送鶯鶯與他為妻。』」《西遊記》第九回:「那金山寺長老叫做法明和尚,修真悟道,已得無生妙訣。」
3.基督教長老會中的執事者。多由較早入教的年高德劭者擔任。
長老教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基督新教的一派。起源於美國及蘇格蘭,奉法國宗教改革者喀爾文(John Calvin)的教義為宗旨。其教會行政採長老、牧師二元制,以會員自選的長老管理會務。
長老會議(希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老會議(gerusia)為約西元前七世紀以前希臘斯巴達城邦(Sparta State)的主要統治組織。斯巴達的政權主要由約二萬五千人的家族(Spartiates)所掌控,以統治超過二十倍以上的次等子民。城邦有兩位國王 ,分別選自歐羅彭提大(Europotidae)及亞加大(Agiadae)家族。另外設有長老會議,由城邦中三十位年長之公民組成,成員來自特定的貴族家族,其中包括兩位國王,構成政府的主要部門。不過真正的權力,屬於群眾大會(Apella, Popular Assembly),由斯巴達統治家族中全體成年人組成,長老會議的成員即由其負責遴選。當時凡嬰孩出生後,均須經長老會議檢查,如認...
長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老教會的簡稱。參見「長老教會」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事物兩端間的距離。如:「這條路長二十公里。」
指事物的距離、高度大。與「短」相對。如:「長跑」、「長途」、「長橋」、「長人」、「那件衣服太長了!」
時間久遠。與「短」相對。如:「長夜」、「長久」、「長期」、「天長地久」。
好處、優點。如:「長處」、「各有所長」。
專精的技能。如:「專長」、「特長」。
年紀大、輩分高的人。如:「尊長」、「師長」、「兄長」。
排行最大的。如:「長子」、「長孫」、「長媳」。
主管、領導人。如:「部長」、「首長」、「校長」。
年齡高出他人。如:「他長我一歲。」
生長、發育。如:「成長」。
生成、生得。如:「她長得很美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紀大。如:「老兵」、「老人」、「老公公」。
對長輩的尊稱。如:「王老」、「李老」。
熟練、經驗豐富。如:「老手」、「老練」、「老江湖」。
陳舊、過時。如:「老式」、「老套」、「穿著老氣」。
年久的、原來的。如:「老交情」、「老主顧」、「老字號」、「老地方」。
加在稱呼、姓氏上,表示尊敬或親近。如:「老師」、「老闆」、「老王」、「老婆」。
總是、常常。如:「他老是頭痛。」、「你老是挑我的毛病。」
很、極。如:「老遠」、「老早」。
加在兄弟姊妹排行的次序上。如:「老大」、「老二」。
加在動物名稱上。如:「老鷹」、「老虎」、「老鼠」。
人云亦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別人說什麼,自己也隨聲附和。※語或出宋.蘇軾〈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詩八首之二。後用「人云亦云」形容沒有獨自的見解,只會盲從跟隨。 △「拾人牙慧」、「拾人涕唾」
槁木死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死灰槁木注音︰ㄙˇ ㄏㄨㄟ ㄍㄠˇ ㄇㄨˋ漢語拼音︰sǐ huī gǎo mù釋義︰即「槁木死灰」。見「槁木死灰」條。 01.《莊子.齊物論》晉.郭象.注:「死灰槁木,取其寂寞無情耳。」 02.《西遊記.第五五回》:「那女怪,活潑潑,春意無邊;這長老,死丁丁,禪機有在。一個似軟玉溫香,一個如死灰槁木。」 參考詞語︰木形灰心注音︰ㄇㄨˋ ㄒ|ㄥˊ ㄏㄨㄟ ㄒ|ㄣ漢語拼音︰mù xíng huī xīn釋義︰猶「槁木死灰」。見「槁木死灰」條。 01.唐.白居易〈答戶部崔侍郎書〉:「又或杜門隱几,塊然自居,木形灰心,動逾旬月,當此之際,又不知居在何地?身是何人?」 參考詞語︰木槁灰寒...
眾矢之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矢之的」典源作「眾射之的」。明朝正德、嘉靖年間,先是王守仁在軍中趁工作閒暇授徒講學,之後再傳弟子徐階擔任內閣大學士時,在京師設講會講學,使得講學風氣興盛起來,造成一股潮流。自此,無論是在朝官吏或是地方士紳、長老,紛紛開始聯合講會,成立書院,相互應和。萬曆年間,由顧憲成等人重新修建的東林書院,名號尤其響亮。他們時常譏諷朝政,評論人物,士大夫相繼依附,於是和東林書院有關的人都被稱為「東林黨」。但也因為名氣太大遭到毀謗,氣焰太盛招致各方的責難,批評的輿論接連而來,加上幾次的政治鬥爭都和東林書院的人有關,使得眾人攻擊的目標,都指向在東林書院講學的顧憲成等人。後來「眾矢之的」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
八面玲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飛來之峰可圖寫,畫工搖筆不敢下。玲瓏八(面)尚能摩,萬古冷泉那可畫!」 02.宋.釋重顯〈送寶相長老〉詩:「玲瓏八(面)自回合,峭峻一方誰敢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