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長老 - 教育百科
ˇ
ˇ
zhǎng lǎo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ǎng lǎo
解釋:
  1. 年長者的通稱。
    【例】張教授年壽高,資望隆,可算是系上的長老。
  2. 指佛教的得道高僧或基督教長老會中的執事者。
    【例】山上的古寺,由著名的長老住持,因此香火鼎盛。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長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ǎng lǎo
解釋:
1.年長者的通稱。《呂氏春秋.孟秋紀.懷寵》:「求其孤寡而振恤之,見其長老而敬禮之。」
2.佛教用語:(1)對戒臘高的比丘之尊稱。也稱為「上座」。(2)寺院的住持和尚。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長老在法堂上高叫:『兩廊僧俗,但有退兵之策的,倒賠房奩,斷送鶯鶯與他為妻。』」《西遊記》第九回:「那金山寺長老叫做法明和尚,修真悟道,已得無生妙訣。」
3.基督教長老會中的執事者。多由較早入教的年高德劭者擔任。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長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resbyter
作者: 查時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長老在〔聖經〕的〔舊約全書〕中指猶太族民間或猶太教中的地方領袖;到〔新約全書〕中則指早期教會德高望重的地方領袖。再到西元十六世紀時,宗教改革運動興起,基督新教中的加爾文宗沿用了此一名稱,但再賦以新義,甚至在教會體制上,也由主教制改為長老制,即由各地區教堂的信徒會眾,自行選出平信徒領袖數人為長老,參與管理教會事務,而教會牧靈工作的牧師,亦由長老來聘請,長老再與牧師共同組成長執會議來管理教會事務。長老有一定的任職期,亦非如同牧師的專職,在任職期間不必放棄其世俗職務。因為長老成為該宗的特色,故加爾文宗亦被稱之為「長老宗」。但並非只有長老宗派才設立長老,非長老宗派者亦有長老之設立。再出任長老職務,在性別上早期只有男性可以出任,近代則此例已有所改變,女性亦可出任長老職務。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長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對應華語: 長老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長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iúnn-ló
又音: tióng-ló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對年高德劭者的敬稱。
  2. [名] 基督教會裡面的一種職務稱謂。
  3. [名] 基督教的其中某一教派名。
    例如:長老教會 Tiúnn-ló Kàu-huē。
  4. [名] 佛家稱呼德高望重的和尚。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長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長老 相關客家語 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