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6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間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乘隙私行。《漢書.卷一.高帝紀上》:「事急矣!臣請楚誑,可以間出。」也作「閒出」。
2.每隔一段時間即出現。《文選.顏延之.赭白馬賦》:「伊逸倫之妙足,自前代而間出。」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詔策》:「暨明帝崇學,雅詔間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私下的、偷偷的、不公開的。如:「間出」、「間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裡面去到外面。與「入」相對。如:「出門在外」、「足不出戶」。
產生、發生。如:「出汗」、「出水痘」、「出毛病」、「出事了!」
脫離、離開。如:「出家」、「出軌」、「出走」。
給與、支付。如:「出錢」、「出納」、「量入為出」。
表現、顯露。如:「出現」、「出洋相」、「水落石出」。
超越。如:「出乎意料」、「容貌出眾」、「出人頭地」。
發洩。如:「出氣筒」、「出了口怨氣」。
到。如:「出席」、「出場」、「出勤」、「出庭」。
策劃、擬定。如:「出計謀」、「出主意」、「出題目」。
放在動詞之後,表示動作的效果。如:「拿出好成績」、「看出嚴重性」、「做出這等事」。
以訛傳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石碑則為契丹人所得,流落於定武。由於真蹟已不可得,故當時自以定武本最為珍貴。北宋慶歷年間,此碑在民間出現,歐陽修《集古錄》收有其拓本,然有數個版本,因為沒有經過深入考證,真正的定武本並未得到應有的尊崇,反被視為別本。熙寧年間,定武真本落入薛師正父子之手,為保有真本,薛氏父子大量拓印,以假亂真,流入世面的多為偽本,真本反而少見。宋室南渡後,眾人又據流於世面之偽本大量翻刻,「訛以傳訛」,終至真偽難辨,王柏以為這種現象十分可笑。後來「以訛傳訛」這句成語,就從王柏文中「訛以傳訛」演變而出,指將不正確的訊息繼續傳播下去。
恃才傲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梁書.卷三五.蕭子恪列傳》子顯性凝簡,頗負其才氣。及掌選,見九流賓客,不與交言,但舉扇一撝而已,衣冠竊恨之。然太宗素重其為人,在東宮時,每引與促宴。子顯嘗起更衣,太宗謂坐客曰:「嘗聞異人間出,今日始知是蕭尚書。」其見重如此。大同三年,出為仁威將軍、吳興太守,至郡未幾,卒,時年四十九。詔曰:「仁威將軍、吳興太守子顯,神韻峻舉,宗中佳器。分竹未久,奄到喪殞,惻愴于懷。可贈侍中、中書令。今便舉哀。」及1>葬請諡2>,手詔:「恃才傲物,宜諡曰驕」。 〔注解〕 (1) 及:等到。 (2) 諡:音ㄕˋ,君主時代,帝王、貴族、大臣等死後,後人依其生前事跡所評定的稱號。
龍飛鳳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複嶺,設周廬之衛止焉。舊傳讖記1>曰:「天目山垂兩乳長,龍騫2>鳳舞到錢塘。山明水秀無人會,五百年間出帝王。」錢氏有國,世臣事中朝,不欲其語之聞,因更其末章三字曰「異姓王」,以遷就之,讖實不然也。東坡作〈表忠觀碑〉,特表出其事,而讖始章。 〔注解〕 (1) 讖記:預言未來的圖錄、文字。讖,音ㄔㄣˋ。 (2) 騫:音ㄑ|ㄢ,飛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讓。如:「你今天務必勻出時間出來開會。」《儒林外史》第五二回:「叫家人勻出一匹馬,請鳳四老爹騎著。」
毛骨悚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起。二人轉而東,復少北,有聽事,對設兩榻,執事者鞠躬聲喏,虡揖就坐,曰:「此君治所也。」俄一小兒自屏間出,挽其衣。虡曰:「令嗣先在此矣。」蓋數年前所失稚子也。虡曰:「君且歸,徐當相迎。」興祖方攬轡,蹶然而寤。明日,遍告常所來往者,疑為不祥。未幾,因出謁1>,過婁氏之門,毛骨凜然俱竦2>,即得疾。扶歸家,信宿3>而卒。卒後,其表弟陳振夢見之,與語如平生。振曰:「聞兄為冥吏,信否?」興祖唯唯。振又曰:「人持盃珓來卜者,兄能告以吉凶乎?」曰:「大渾王雅不喜此。」振曰:「然則兄為大渾王官屬邪?」興祖遽曰:「吾失言,吾失言。」號慟而去。振驚寤,尚依約聞其哭聲云。 〔注解〕 (1) 出謁:外出拜見。謁,...
披肝瀝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號,改服色,建都邑,敘彝倫,薄賦輕徭,慎刑恤獄,除繁苛之政,興清靜之風,去無用之官,省相監之職。奇才間出,盛德無隱,星精雲氣,共趨走於階墀,山神海靈,咸燮理於臺閣。 〔注解〕 (1) 百辟庶尹:各處的官員。 (2) 四方岳牧:各地的疆吏、封疆大臣。 (3) 圖讖:河圖、符命等有關王者受命徵驗的書籍。流行於東漢,多為預言或隱語。其實是事後附會的說法。 (4) 披:揭開。 (5) 瀝:滴下、灑落。 (6) 箕潁:箕山與潁水。相傳是許由避居之處。後用以比喻隱居或隱者的居所。
連篇累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篇累牘」條。 01.明.汪砢玉《珊瑚網.卷一一.張居貞與袁子英詩手稿》:「用筆遣意,疾徐頓挫,濃纖間出,故雖連篇累幅,不厭其多。」 02.清.湯斌〈江南鎮江府海防同知冉渠吳公墓志銘〉:「偶爾撰述,信筆抒寫,連篇絫(累)幅。」 參考詞語︰盈篇累牘注音︰|ㄥˊ ㄆ|ㄢ ㄌㄟˇ ㄉㄨˊ漢語拼音︰yíng piān lěi dú釋義︰猶「連篇累牘」。見「連篇累牘」條。 01.清.李漁〈與沈亮臣書〉:「自來說貧者盈篇累牘,總不出『饑寒』二字。」 參考詞語︰連篇累幀注音︰ㄌ|ㄢˊ ㄆ|ㄢ ㄌㄟˇ ㄓㄥˋ漢語拼音︰lián piān lěi zhèng釋義︰猶「連篇累牘」。見「連篇累牘」條。 01....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