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0.12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靜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靜心安坐。如:「我每天習慣靜坐一會兒,以滌清思慮。」《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久病新癒,氣虛多驚,倦視綺羅,厭聞絃管,思欲靜坐養神,乃策杖徐步入後園中。」《文明小史》第三七回:「仲翔諸人只得靜坐等候,鄒宜保竟朦朧睡去。」
2.為表示抗議或為達到某種目的而安靜坐著。如:「民眾以理性靜坐的方式來表達對工廠汙染環境的抗議。」
中國正宗靜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正宗靜坐源自五千多年前留傳下來強身、強種、養生、祛病,天人合一文化的遺產,也是上古道家鍛鍊精神、肉體,以求超越物理世界之束縛,而達到形神俱妙、長生不老之基本修鍊方法。
  由天帝教首任首席使者涵靜老人李玉階親傳的中國正宗靜坐,是以自然為宗,以無為為法,以性命雙修不在肉身上用功夫為鍛鍊總原則。修持時不用絲毫人為的力量,全在修一己之陽炁,以接上帝靈陽真炁,就是配合天帝教特有的祖炁,一經調和,聽其自然運化。這是依自然法則而修鍊,不聚氣而氣自聚,不勞神而神還虛,經過一靈常照萬念皆空,而達超神入化、形神俱妙的境界,成就身外之身的永恆新生命。
  天帝教中國正宗靜坐傳授宗旨是:...
靜坐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靜坐治療是指藉靜坐冥思、滌除雜念、放鬆身心以治療疾病、增進健康的方法。靜坐起源於東方修行者的法門之一。在諮商心理領域中仍屬在試驗階段的一種治療策略。事實上,它有許多方式,但最基本的特質就是,以非分析式的方法去專注於某一焦點,而不要駐足於雜亂思緒中。
  目前除了佛教所稱之禪坐(Zen)外,基督教也有發展冥想、靜觀等。但是,前者旨在達到開悟,而後者則較看重養成平靜的心。就西方心理學的發展而言,後者的過程可能更接近治療的意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臀部依附在物體上。與「站」相對。如:「坐下」、「請坐」、「坐在椅子上」。
搭乘。如:「坐車」、「坐船」。
居、處。如:「坐落」、「坐北朝南」、「坐二望一」。
堅守不去。如:「坐鎮」。
因罪受罰。如:「坐死」、「連坐法」。
不勞動、不工作:「坐享其成」、「坐收漁利」、「坐吃山空」。
坐月子:婦女產後一個月裡調養身體。如:「她在坐月子期間受到很好的照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停止不動。與「動」相對。如:「靜止」、「平靜」、「風平浪靜」。
無聲。如:「安靜」、「寂靜」、「更深夜靜」。
靜脈:將血液從身體各部位送回心臟的血管。其循環方向和功用皆與動脈相反。
靡靡之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非子.十過》奚謂好音?昔者衛靈公將之晉,至濮水之上,稅車而放馬,設舍以宿,夜分而聞鼓新聲者而說之,使人問左右,盡報弗聞。乃召師涓而告之曰:「有鼓新聲者,使人問左右,盡報弗聞,其狀似鬼神,子為我聽而寫之。」師涓曰:「諾。」因靜坐撫琴而寫之。師涓明日報曰:「臣得之矣,而未習也,請復一宿習之。」靈公曰:「諾。」因復留宿,明日而習之,遂去之晉。晉平公觴之於施夷之臺,酒酣,靈公起曰:「有新聲,願請以示。」平公曰:「善。」乃召師涓,令坐師曠之旁,援琴鼓之。未終,師曠撫止之,曰:「此亡國之聲,不可遂也。」平公曰:「此道奚出?」師曠曰:「此師延1>之所作,與紂2>為靡靡之樂也,及武王伐紂,師延東走,至於濮...
恍然大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裡忽然明白。《三國演義》第七七回:「於是關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六:「蒲團上靜坐了三晝夜,坐到那心空性寂之處,恍然大悟,元來馬家女子是他前生的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彈奏、撥弄。《韓非子.十過》:「因靜坐撫琴而寫之。」《淮南子.脩務》:「然而搏琴撫弦,參彈復徽,……不失一弦。」
迥然不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朱子語類.卷一二.學六.持守》:「人也有靜坐無思念底時節,也有思量道理底時節,豈可畫為兩塗!說靜坐時與讀書時工夫迥然不同!」
目不識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九:「余在都時,永之引見滿洲學士春臺。春自云:『年三十時,目不識丁,從一禪師靜坐三月,頗以為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