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9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面具刀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彝族祭祀舞蹈,彝族方言稱其為《阿妥木義嘎》,即《刀舞》之意。流傳於雲南省祿豐縣高峰地區。據此舞所顯示與三國(西元220∼西元265)時代,諸葛孔明(西元181∼西元234)於建興三年(西元225)率軍渡瀘水南征,對被俘者孟獲及其領下之士兵、百姓等極其禮遇,並傳授農耕技術及刀術,從此每當練習刀術時,都要抬出孔明、關羽及孟獲三人之面具頭像,復述農耕技術,祈求人畜平安五榖豐收。每年農曆六月二十七日在火把山梁子正式舉行祭祀時,舞者數十人均紮紅頭巾,結繡球插鳩尾,畫臉譜,著短裝手持大刀,圍繞三個面具頭像起舞。舞步有〈踢〉、〈跨〉、〈蹲〉、〈點〉、〈跳〉、〈轉〉、〈走〉等步法。刀法有〈跺〉、〈抹〉、...
《中國少數民族藝術詞典》199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器物。如:「工具」、「文具」、「家具」、「道具」、「玩具」。
備有。如:「具備」、「具有」、「獨具慧眼」、「稍具知名度」。
具體:A>大體完備。如:「具體而微」。B>實體存在的。與「抽象」相對。如:「你再想想看,有沒有更具體一點的辦法。」
陳述、列舉。如:「知名不具」、「條具風俗之弊」。
才能。如:「才具」、「將相之具」。
量詞。用於計算器物、屍體等的單位。如:「兩具屍體」、「棺材一具」、「三具電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配合節奏表演各種姿勢的動作。如:「跳舞」、「手舞足蹈」、「載歌載舞」、「舞步輕盈」。
舞蹈的名稱。如:「交際舞」、「芭蕾舞」、「華爾滋舞」。
揮動、耍動。如:「舞劍」、「舞棒」。
賣弄、玩弄。如:「舞弊」、「舞文弄墨」。
飛揚、飛翔。如:「飛舞」、「眉飛色舞」。
興起。如:「鼓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臉部。如:「顏面」、「面貌」、「面容」、「笑容滿面」。
身分、地位。如:「面子」、「情面」。
外在的風采、情況。如:「門面」、「體面」、「場面」、「局面」、「世面」。
物體的外表或上方的一層。如:「路面」、「水面」、「封面」、「表面」。
方向、部位。如:「正面」、「片面」、「全面」、「四面八方」。
向著、對著。如:「面壁思過」、「背山面水」。
當面。如:「面談」、「耳提面命」、「面授機宜」。
幾何學上稱線在空間移動而成的形跡,有長、寬度而無厚度。如:「平面」。
量詞:A>計算平面物的單位。如:「三面牆」、「一面國旗」、「兩面鏡子」。B>計算見面次數的單位。如:「見過一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可供砍、切、削、割的利器。如:「大刀」、「菜刀」、「剪刀」、「鐮刀」。
古代的錢幣,外形像刀。如:「刀布」、「刀幣」。
量詞:A>用於計算切割次數的單位。如:「老屠戶在那塊豬肉上劃了幾刀」。B>用於計算紙張的單位。一百張為一刀。如:「一刀稿紙」。
面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偽裝或遮蔽用的面套。《宋史.卷二九○.狄青傳》:「臨敵被髮,帶銅面具,出入賊中,皆披靡莫敢當。」
2.偽裝的外表。如:「假面具」。
刀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也稱《劍舞》朝鮮族舞蹈。是持可以轉動的短劍進行表演的女性舞蹈,短劍連結於特製的木柄上,劍身可以自由轉動,表演者甩動劍身並使之隨腕旋轉,熾熱、激烈、鏗鏘、雄健,豪邁動作與優美舞姿相輔相成,造成一種特有氣氛。傳說此舞起源於古代新羅貴族青年黃昌郎孤身潛入百濟,擬舞劍刺敵王未遂而殉國的故事。原為男子表演,後發展成為典雅又具有韌性的女性舞蹈形式。因道具劍又似短刀,故又有《朝鮮族刀舞》之稱。
羅雄岩著(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教程)。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